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甲为南美洲地图,图乙为亚马孙平原大气环流示意图
材料二:下表是E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水量平衡的百分比变化统计情况
(1)甲图中D处的植被对全球环境产生的三种主要影响是:
、
、
。
(2)乙图箭头代表空气的上升与下降,对比A处和C处的气压,较高的是
。B代表潜热释放,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降水类型属于
。
(3)根据材料二,分析E城市蒸发量和径流量变化的原因,并据此说明该城市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应采取的措施。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6-03-08 04:04:4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是某地某日不同时刻(甲图是14时,乙图是20时)海平面等压线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M点的数值,可能是( )
A.1 003或1 007
B.1 005或1 009
C.1 007或1 009
D.1 009或1 011
【小题2】从14时至20时,图中R地气压变化与天气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
A.气压升高,晴朗天气
B.气压升高,阴雨天气
C.气压降低,晴朗天气
D.气压降低,阴雨天气
【小题3】从14时至20时,有关a、b、c、d四地风向和风速变化叙述与实际相符的是( )
A.a地偏北风,风力变小
B.b地偏南风,风力变大
C.c地偏北风,风力变小
D.d地偏南风,风力变小
同类题2
读某区域4月28日8时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图中实线表示近地面等温线,虚线表示近地面等压面,则上图中①地近地面等温线与等压面的组合正确的是
A.
B.
C.
D.
【小题2】①②两地水平气流运动的共同特征是
A.均为辐散气流
B.均为辐合气流
C.风力较强
D.风力较弱
【小题3】若图中P天气系统以每天500km左右的速度向东南方向移动,24小时后③地的天气状况是
A.阴雨天气
B.气压变低
C.天气转晴
D.风力变小
同类题3
能被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太阳辐射,称为光合有效辐射(PAR)。下图示意1961~2007年我国年平均PAR强度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第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人类活动中,所利用的能源不是来自太阳辐射的是
A.
B.
C.
D.
【小题2】甲地PAR值低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高
B.植被少
C.地势低
D.云雨少
【小题3】几位少数民族同胞聚在一起,探讨太阳辐射何地最强。你认为哪一位同胞说得较符合实际情况?
A.高山族同胞说:“我们那里纬度低,太阳高度大,所以太阳辐射最强。”
B.鄂伦春族同胞说:“我们那里纬度高,夏季白昼长,日照时间长,所以太阳辐射最强。”
C.维吾尔族同胞说:“我们那里深居内陆,气候干燥,云量少,晴天多,太阳辐射最强。”
D.藏族同胞说:“我们那里地势高,空气稀薄,尘埃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当然太阳辐射最强。
同类题4
海陆风包括海风和陆风,是因热力环流而形成的,其风向在一天中有明显变化。下图示意M、N两点间两个不同时刻的热力环流情况,M、N两点均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当陆风出现时,图中四点的气压由高到低的正确排序是( )
A.MNQP
B.MNPQ
C.QPMN
D.QPNM
【小题2】一天中,M点由最高温降至最低温期间,N的气温变化表现为( )
A.一直下降
B.一直上升
C.先下降后上升
D.先上升后下降
【小题3】从夏季到冬季的期间,海陆风风力的变化趋势是( )
A.两者均加强
B.两者均减弱
C.海风加强,陆风减弱
D.陆风加强,海风减弱
同类题5
下图是M、N两地冷热不均引起的高空等压面状况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图中各点气温、气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处气压高于b处
B.a处气压高于c处
C.M处的气温比N处高
D.d处的气温高于N处
【小题2】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高空气流由d处流向c处
B.M处盛行上升气流
C.低空气流由M处流向N处
D.N处盛行上升气流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