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得超过18个字。
20世纪70年代之前,大多数人认为婴幼儿______________,只能感性地认知事物。但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一些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婴幼儿对周围世界已经有了很多了解,他们不仅能理解我们日常生活的世界,________________:婴儿能够理解一些基本的物理关系,三四岁的儿童则能够理解一些基本的生物学概念。到了20世纪末,一些研究证实,婴儿具有抽象而复杂的知识,而且_______________,这类知识还会迅速增加,直到他们长大成人。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语言表达 更新时间:2019-12-09 03:46:0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近两年的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6年来,我国识字者图书阅读情况    ,其中2005年首次低于50%。而与图书阅读有    的是,国民网上阅读率正在迅速增长,每年平均增长率为10.7%。这个调查纬果,传递出两层意思。好消息是,国民阅读率似乎还在继续提高;坏消息是,图书阅读率正在持续走低。而这其中,祇大一部分阅读,已经被浅阅读、碎片化阅读所取代。( ):一是,手机上的阅读行为迅速普及,二是,一些专门化的知识付费产品颇受欢迎。不是说碎片化阅读、浅阅读,一定 。而是说,一个社会如果只有碎片化的浅阅读,那么伪语录的泛滥和流行就未尝不具有必然性。更进一步说,当阅读嫁接上知识付费等概念,尽管说它的确可能给一部分人带来了阅读效率的提高,但当阅读变成一种消费,它也可能给人制造一种错觉:只要买了某个知识产品,或者说一天浏览了多少公众号文章,就误认为自己真的在严肃阅读了。一如伪语录的泛滥所折射的,快餐阅读的  ,很可能只是让更多的人知道了更多的语录——其中就包括不少“伪造”的。

【小题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其实从日常的生活观察就能够得到判断,不用严肃调查
B.这其实不用严肃调查,从日常的生活观察就能够得到判断
C.这不是严肃调查,而是从日常的生活观察中得到的判断
D.这与其说是严肃调查,不如说是从日常的生活观察中得到的判断
【小题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A.每况愈下   天壤之别   一无是处   风靡一时
B.一落千丈   云泥之别   一无是处   风靡一时
C.一落千丈   云泥之别   一文不名   炙手可热
D.每况愈下   天壤之别   一文不名   炙手可热
【小题3】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个社会如果只有碎片化的浅阅读,那么伪语录的流行和泛滥就未尝不具有必然性。
B.如果一个社会只有碎片化的浅阅读,那么伪语录的泛滥和流行就未尝不具有必然性。
C.一个社会如果只有碎片化的浅阅读,那么伪语录的泛滥和流行就未尝不具有必然性。
D.如果一个社会只有碎片化的浅阅读,那么伪语录的流行和泛滥就未尝不具有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