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中甲乙分别是MN两条河流上的水文站。观测发现MN河流的径流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右图为此时甲河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潜水位线即地下水位线。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MN河流主要补给形式及出现最大汛期的时期分别是
A.冰雪融水冬季B.大气降水 1、2月
C.地下水春季D.大气降水 7、8月
【小题2】据图中信息推测M河流域此时
A.该流域处于夏季B.盛行西南风
C.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D.盛行西北风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06-22 06:27:1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济南某普通高中的小李和小王两位同学结合所学的大气知识设计了下面两个实验来探讨热量在大气和不同下垫面之间的传递过程及其差异。实验过程可简要描述如下:(1)取甲、乙两个同样的空密闭容器,且两者内部均为10℃的干空气。(2)接下来,在甲、乙两容器内分别加入同体积的水和干沙子;并将完全相同的两个温度计(已清零)分别放置在水和干沙子上方的相同高度处。(3)将两个密闭容器在同一时间并列放置在太阳下。实验的模拟图如下。请结合文字材料和图片信息思考并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面关于半小时内,丙、丁两容器内温度计读数变化情况的描述合理的是
A.同步升温B.无明显变化C.丙升温快于丁D.丙升温慢于丁
【小题2】丙、丁两容器内的干空气,从初始状态下的10℃到实验过程中两温度计均出现了显著的读数增大情况(干沙子上部温度计的读数更高)。在此过程中,下面关于热量传递过程的推断合理的是
A.大气直接吸收太阳辐射能而升温
B.温度计通过直接吸收太阳辐射能而升温
C.主要因水和干沙子对上部空气加热的结果
D.水和干沙子主要通过热传导的方式将热量传递给了大气
【小题3】实验Ⅱ过程中,丙、丁两容器内的空气在气压(P)指标上发生的变化最可能为
A.与初始状态一致B.P丙=P丁
C.P丙>P丁D.P丙<P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