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2016年1月24日,一股强大的寒潮影响我国。下图为该日8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此时我国
A.三亚风力大于昆明
B.北方普遍降温降雪
C.北京、上海风向基本相同
D.各地均受强大高压脊控制
【小题2】该日上海气温比成都低的原因是
A.冷锋过境,降温明显
B.濒临海洋,受到海洋影响
C.纬度更高,正午太阳高度小
D.无高大山脉阻挡,受寒潮影响大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07-14 09:32:3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晴朗的夜晚利于霜冻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太阳辐射弱
B.大气逆辐射弱
C.纬度位置
D.大气反射作用弱
同类题2
霜降(每年公历10月23日左右)是秋天到冬天的过渡节气,天气渐冷,开始有霜。霜是附着在地面或植物上的微细冰针,结构疏松,因冷至0℃以下,由接近地面的水蒸气凝结所成。据此完成下题。
【小题1】霜降日,大庆市(46.5°N)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观察到的一天中树影移动轨迹最接近
A.
B.
C.
D.
【小题2】关于霜的形成条件,表述不正确的
A. 霜多出现在寒冷的秋末、冬、春初季节 B. 霜多出现在夜晚特别是日出前
C. 霜的形成需要多云、微风或无风的天气 D. 霜附着的下垫面物体表面粗糙、表面积大
同类题3
臭氧被誉为“地球的保护伞”。下图数码所示的各环节中与臭氧的保护作用密切相关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同类题4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
A.环节①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B.环节②是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
C.环节③使大洋表面海水的盐度降低
D.环节④的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无关
【小题2】如果该图为北半球的低纬环流圈,S线代表近地面,则( )
A.①为气流遇冷下沉形成
B.②为东南信风
C.③为气流受热上升形成
D.④为高空南风
同类题5
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其中A是太阳辐射,B是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C是大气反射的太阳辐射,D是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E是地面反射,F是地面辐射)
(1)图中字母I是________________。从数量上看,A>D的是__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
(2)全球变暖主要是因为________(填两个字母)增大的结果,晴天的气温日较差比阴天的气温日较差更________(大或者小)。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