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黄土高原恰好处在我国“季风三角”顶端,冬季风带来的“土”与夏季风带来的“水”二者有着恰到好处的结合。完成下题。
【小题1】“土”少了说明没有物质的持续补充,“土”多了意味着沙尘暴的频繁发生,根据黄土高原某日气温变化曲线图,分析该地最有可能引发沙尘暴的天气时段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小题2)只考虑大气运动(风力大小、空气对流)和地面状况(植被、冰冻)黄土高原扬沙天气最容易发生在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小题3】(小题3)“水”少了难以满足植物生长,“水”多了则会带来强烈的冲刷,黄土高原河流夏季水文特征有
A.流量平稳
B.断流
C.洪峰急涨猛落
D.含沙量少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01-14 08:46:0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下图回答:关于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③地将出现连续性降水
B.日均温①地小于③地
C.②地附近地面又暖又湿
D.日温差①地大于④地
同类题2
某同学利用自己制作的学具(左图),在教室中模拟演示“热力环流”过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开始前(左图),学生观察到学具中间悬挂的锡纸条没有明显的水平摆动。实验开始后,学生点燃蜡烛,并在纸杯中放入冰块,逐渐观察到两张锡纸条有明显的摆动(右图)。多次重复实验,学生发现结果相同。
(1)该实验结果可以说明
。
(2)依据左图、右图及实验过程,请在下图中连续绘出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并在
环节3
中标出近地面气压状况。
(3)为了更好地观察到实验现象,参与实验的学生想让锡纸条的摆动幅度更大,请提出你的建议。
同类题3
霜降(每年公历10月23日左右)是秋天到冬天的过渡节气,天气渐冷,开始有霜。霜是附着在地面或植物上的微细冰针,结构疏松,因冷至0℃以下,由接近地面的水蒸气凝结所成。据此完成下题。
【小题1】霜降日,大庆市(46.5°N)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观察到的一天中树影移动轨迹最接近
A.
B.
C.
D.
【小题2】关于霜的形成条件,表述不正确的
A. 霜多出现在寒冷的秋末、冬、春初季节 B. 霜多出现在夜晚特别是日出前
C. 霜的形成需要多云、微风或无风的天气 D. 霜附着的下垫面物体表面粗糙、表面积大
同类题4
下图表示大气垂直分层,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有“地球生命保护伞之称”的臭氧层位于()
A.Ⅰ层
B.Ⅱ层
C.Ⅲ层底部
D.Ⅲ层中部
同类题5
读下图模式图,回答问题。
(1)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则甲乙丙丁四地气压由高到低排列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此图表示的是热岛环流,则甲、乙两地中表示城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此图表示海陆风,箭头③表示的是海风,那此时为________(填“白天”或“夜间”),甲地为近地面的________(填“陆地”或“海洋”)。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