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某同学利用自己制作的学具(左图),在教室中模拟演示“热力环流”过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开始前(左图),学生观察到学具中间悬挂的锡纸条没有明显的水平摆动。实验开始后,学生点燃蜡烛,并在纸杯中放入冰块,逐渐观察到两张锡纸条有明显的摆动(右图)。多次重复实验,学生发现结果相同。
(1)该实验结果可以说明
。
(2)依据左图、右图及实验过程,请在下图中连续绘出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并在
环节3
中标出近地面气压状况。
(3)为了更好地观察到实验现象,参与实验的学生想让锡纸条的摆动幅度更大,请提出你的建议。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8-01-25 12:04:2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中国某海滨地区不同时间旗帜主要飘动方向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若旗帜飘动方向反映该地一日内主要风向的变化,则
A.甲为夜晚,吹陆风
B.乙为夜晚,吹海风
C.甲为白天,吹海风
D.乙为白天,吹陆风
【小题2】若旗帜飘动方向反映该地一年中盛行风向的变化,则引起盛行风向变化的主要成因是
A.天气系统不同
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人类活动变化
D.气压带、风带移动
同类题2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如果此图表示热力环流,B、C在近地面,A、D在高空,箭头表示空气流动方向,则ABCD处气压高低排序是
。
(2)如果此图表示东亚季风环流,B是亚欧大陆,C是太平洋,则②的实际风向是
风。此季节东亚各国昼夜长短情况是
。
(3)如果此图表示北半球中纬度的大气环流圈,B、C在近地面,A、D在高空,则②是
(风带),在其控制下的气候特征是
。
同类题3
将两个烧杯分别装入300毫升水和干沙,并排放在一起,把两支温度计分别插入水和干沙中,然后用100瓦的白炽灯照射(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打开白炽灯,10分钟后
A.沙的温度没变化
B.水的温度没变化
C.水的温度比沙高
D.沙的温度比水高
【小题2】该模拟实验验证的是
A.温室效应
B.水循环过程
C.城市热岛效应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同类题4
湖陆风包括湖风(出湖风)和陆风(进湖风),是较大湖泊与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风。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若图示时间为夜晚,则
A.②处盛行上升气流
B.近地面主要吹湖风
C.③处气压比①高
D.陆地的温度高于湖泊
【小题2】湖陆风能使沿湖地区
A.热岛效应增强
B.空气湿度下降
C.昼夜温差减小
D.大气污染加重
同类题5
下图为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方框内是低压还是高压,用“高”或“低”填在图中。
(2)从空气的垂直运动来看:热的地区空气_________,冷的地区空气_________。
(3)从水平方向看:空气从_________气压流向_________气压。
(4)乙图的空气环流是因_________引起的,因此称_________环流。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的成因、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