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反映劳动生活的诗句,依次与诗题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①小麦青青大麦黄,原头日出天色凉。妇姑相呼有忙事,舍后煮茧门前香。
②催贡文移下官府,那知山寒芽未吐。焙成粒粒比莲心,谁知侬比莲心苦?
③风干日曝咸味加,始灌潮波塯成卤。卤浓碱淡未得闲,采樵深入无穷山。
④钓收鹭下虚舟立,桥断僧寻别径归。海近冈峦多迤逦,天寒雾雨正霏微。
A.①《缫丝行》②《渔家》③《采茶歌》④《煮海歌》
B.①《缫丝行》②《采茶歌》③《煮海歌》④《渔家》
C.①《煮海歌》②《渔家》③《采茶歌》④《缫丝行》
D.①《煮海歌》②《采茶歌》③《渔家》④《缫丝行》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12-22 08:51:1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一则消息,按要求做题。
国家环保总局首席科学家、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胡涛和该中心吴玉萍博士日前在接受《北京晨报》记者专访时说,全世界数量惊人的电子垃圾中约70%进入中国。“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电子垃圾倾倒场。”
吴玉萍表示,电子垃圾中含有铅、镉、锂等700多种物质,其中50%对人体有害。在回收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当,将严重污染环境。在进入中国的电子洋垃圾中,相当大的比例是最“毒”的成分。
据介绍,在技术上,美国等西方国家完全有能力处理电子垃圾,不过由于监管严格,处理成本相当高昂,因此在商家“利益至上”的驱动下,他们选择了少花钱的办法——把这个烫手的山芋甩给发展中国家。
对于中国国内的“进口商”来说,不但不用花钱购买电子垃圾,而且对方还付给自己100元,经过处理后,有些器件、重金属还能再卖点钱,这就是两头赚钱。正是在这样的小额利益驱使下,加上中国国内低下的环境标准和法律执行力,让中外商人“里应外合”把洋垃圾鼓捣进了中国。
吴玉萍说,中国自己的电子废弃物高峰再有10年到15年就会出现,因为随着人口增加、消费水平增加,中国人也有能力淘汰电子产品了,届时,我们自己会形成高峰,如果国外还再倾销一部分,给环境带来压力将会更大。(2007年1月9日)
(1)分别为本则新闻拟带有“中性”“讽刺”的二条新闻标题。
①“中性”标题:_______________。
②“讽刺”标题:_______________。
(2)根据消息,归纳一下“中国”成为“垃圾大国”的原因。
原因: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