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随着矿物能源的大量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多。充分利用太阳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是工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1)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增多,是如何加强大气“温室效应”的?(2)参考左图,分别说明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光、热、水条件的有利影响。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7-05-10 06:35:5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当地面或物体表面温度在0℃以下时,空气中的水汽会在其表面凝化成白色结晶,称为霜。结合某地区某年1月10日霜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甲地区不是霜区的主要原因是
A.副热带高气压控制下天气晴朗,气温高
B.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水较少,大气干燥
C.大气污染严重
D.位于四川盆地,周围山地阻挡了冷空气的侵入,使盆地内温度较高
【小题2】下列关于①②③④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两地年降水量有差别,②地大于①地
B.此季节③地的气温总体较④地低
C.此季节③地的月温差较④地大,降水量较④地少
D.①②两地年降水量差别不大
同类题2
读“大气受热过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A、B、C三个箭头所表示的辐射依次是
A.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B.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C.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
D.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
【小题2】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
A.地面辐射
B.太阳辐射
C.大气辐射
D.大气逆辐射
【小题3】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和图中对应的字母主要是
A.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图中字母“A”
B.大气的反射作用——图中字母“D”
C.大气的吸收作用——图中字母“B”
D.大气的逆辐射作用——图中字母“C”
同类题3
在大气垂直分层中,臭氧层绝大部分集中在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热层
同类题4
下列地理现象,按其内在联系的正确连线是
A.“东方的天空泛起了鱼肚白”——大气的反射作用
B.“清凌凌的水,蓝盈盈的天”——大气的吸收作用
C.“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大气的保温作用
D.天际霞光入水中,水中天际一时红”——大气的温室效应
同类题5
读我国局部地区相关信息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该地区风能资源丰富,达坂城风力资源丰富的原因有( )
①达坂城地处西北内陆,受冬季风的影响大
②大陆温度变化快,具有明显的热敏感性
③这一地区,受气旋的影响较频繁
④达坂城处于山口位置,是空气流通的通道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②④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