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撒哈拉大沙漠地区气温日较差较大的原因是
A.沙漠地区太阳辐射热量少
B.沙漠地区水汽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和保温作用差
C.沙漠地区人类活动少
D.沙漠地区的风沙大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2-10-24 09:58:0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亚洲东部及太平洋地区某时刻近地面等压线图(单位:hPa)。
读图完成小面小题。
【小题1】图中各地天气现象是
A.重庆蒸发旺盛
B.北京风力强劲
C.哈尔滨盛行偏西风
D.广州阴雨连绵
【小题2】图示区域大气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均较弱的地区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同类题2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如下图),甲底部放一层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15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比没有放土的足足高了3℃。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 )
A.大气的温室效应
B.大气的热力运动
C.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
D.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小题2】甲箱温度比乙箱温度高的原因是( )
A.太阳辐射有差异
B.箱底辐射有差异
C.箱内空气吸热有差异
D.箱内空气辐射有差异
同类题3
图示地区全年炎热干旱,昼夜温差大。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地区昼夜温差大的原因是图中的( )
A.①强②弱
B.①强③弱
C.③强④强
D.②弱④弱
【小题2】影响该地区气候的风带或气压带是( )
A.副热带高压带
B.赤道低压带
C.西风带
D.东南信风带
同类题4
大气层中,能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的臭氧主要集中分布在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热层
同类题5
霜冻是指地表温度骤降到O℃以下,使农作物受到损害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每年入秋后第一次霜冻,称为初霜冻;每年春季最后一次霜冻,称为终霜冻。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的霜冻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容易产生霜冻的主要是
①暖锋天气 ②冷锋天气 ③热带气旋 ④逆温现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小题2】图中P地区最可能是
A.四川盆地
B.云贵高原
C.雷州半岛
D.江淮地区
【小题3】有关霜冻对我国农业生产危害的表述,正确的是
A.西藏霜冻时间长影响青稞生长
B.初霜冻影响东北地区水稻的收获
C.终霜冻对华北小麦播种影响大
D.终霜冻影响长江中下游棉花采摘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