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左图反映的大气环境问题是( )
A.臭氧层被破坏
B.温室气体增加
C.酸雨
D.水旱灾害
【小题2】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可以使右图中变化相对明显的是( )
A.①增强
B.②增强
C.③减弱
D.④减弱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07-28 10:01:2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北半球某地的气压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乙、丙、丁四地气压数值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
(2)图中大气环流呈_____时针(顺或逆)运动。图中,甲、乙两地之间的风向为________。
(3)图中丁为________(低压或高压);甲、乙两地,昼夜温差较大的是________。
(4)若图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表示郊区的是__________。若仅考虑热力环流,城市比乡村更多________(晴天或雨天)。
同类题2
我国北方地区农民为了避免所种庄稼遭受霜冻灾害,在深秋的夜晚往往在田间点燃柴草。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图中a、b、c所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
A.全球气候变暖是因为大气对a代表的辐射吸收增加
B.a代表的辐射是地面的直接热源
C.b代表的辐射主要被大气中的臭氧吸收
D.c代表的辐射与天气状况无关
【小题2】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 )
A.增强a辐射
B.增强b辐射
C.增强c辐射
D.改变b的辐射方向
同类题3
飞机在万米高空飞行,高度保持不变,由南极飞往赤道,途中穿越的大气层是 ( )
A.始终在对流层
B.从对流层进入平流层
C.始终在平流层
D.从平流层进入对流层
同类题4
影响地面得到太阳辐射多少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植被多少
B.大气厚度
C.太阳高度
D.地表起伏
同类题5
霜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并且地面温度低于0℃,在物体上直接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每年秋季第一次出现的霜叫初霜,翌年春季最后一次出现的霜叫终霜,霜冻对农作物的影响较大。下图是石家庄某地理学习小组通过长期收听天气预报绘制的我国东部地区的平均初霜、终霜日期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初霜、终霜出现时间差异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作物品种
B.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
D.地形因素
【小题2】利于霜冻发生的条件是
A.昼夜温差小
B.夜间多云
C.强风
D.大气逆辐射弱
【小题3】为了探究霜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小组成员在得到有霜冻的天气预报后将棉花试验田喷水浇湿。与不喷水浇湿的棉花试验田相比
A.喷水浇湿的棉花试验田霜冻发生几率增加
B.喷水浇湿的棉花试验田霜冻发生几率减少
C.喷水浇湿的棉花试验田花期不变
D.喷水浇湿的棉花试验田花期滞后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
热力环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