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物体收入辐射能与支出辐射能的差值称为辐射差额,下图为上海某日某地地面辐射差额的日变化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该地该日的说法最可能的是( )
A.昼长为a→b→c时段
B.日出发生在a之前
C.日落发生在c之后
D.b为一天中气温最高时
【小题2】从图中可以发现:该地该日正值区阴影面积远大于负值区阴影面积,导致这种现象的影响因素有( )
①昼长因素 ②地面辐射 ③大气的散射 ④大气逆辐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09-02 11:05:5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若 a、b、c、d、e 为不同气压值,则甲乙丙丁四地的气流运动方向是
A.甲 → 丙→ 丁→ 乙 → 甲
B.乙 → 丙→ 甲→ 丁 → 乙
C.丁 → 丙→ 甲→ 乙 → 丁
D.乙 → 甲→ 丙→ 丁 → 乙
【小题2】若 a、b、c、d、e 为不同温度值,则气压值从大到小顺序排列的是
A.甲乙丙丁
B.乙甲丁丙
C.乙甲丙丁
D.甲乙丁丙
同类题2
2016年11月我国中东部地区深陷雾霾天气。雾由水汽凝结形成,霾由大量PM2.5等颗粒物飘浮在空气中形成。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出现雾霾时,会导致( )
A.①增强
B.②减弱
C.③增强
D.④增强
【小题2】出现严重雾霾天气的自然条件是( )
A.交通污染加重
B.空气对流很强
C.空气流动微弱
D.大风降温
同类题3
读图“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序号含义正确的是 ( )
A.①太阳辐射
B.②大气辐射
C.③大气逆辐射
D.④地面辐射
【小题2】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3】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可以使 ( )
A.①增强
B.②增强
C.③减弱
D.④减弱
同类题4
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古诗云“高处不胜寒”,其原因是低层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A.①辐射
B.②辐射
C.③辐射
D.⑤辐射
【小题2】我国新疆地区有“早穿皮袄午披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说法,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白天①强,夜间③强
B.白天①弱,夜间③弱
C.白天①强,夜间③弱
D.白天①弱,夜间③强
同类题5
当海面温度比较低,海水与水面的空气层易出现较大温差,水面的气层与空中的气层密度便产生较大差异,接近海面的空气密度大,再往上方,空气密度突然减小,光线透过时就会发生某种作用,导致当地海上岛屿、船只等景物产生变形并脱离海面,形成海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材料所述的“某种作用”是指( )
A.大气对光线的反射作用
B.大气对光线的吸收作用
C.大气对光线的散射作用
D.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小题2】以下四幅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变化图中,最易形成海滋现象的是( )
A.A
B.B
C.C
D.D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