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下面“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与下列哪个箭头有关( )
A.a
B.b
C.c
D.d
【小题2】冬季我国北方农民会在农田燃烧秸秆、柴草等制造烟雾,目的是为了( )
A.减弱a
B.减弱b
C.加强c
D.加强d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09-13 10:04:5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表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我国应采取的措施是( )
A.限制重工业的发展,减慢工业发展步伐
B.加快石油勘探开发,形成以石油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C.开展退耕还湖工程,提高湿地调节功能
D.发展洁净煤技术,减轻大气环境污染
同类题2
下图为到达地球太阳辐射量的分布图,图中曲线分别表示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量、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量、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云层反射太阳辐射量。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曲线中
A.①表示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量
B.②表示云层反射的太阳辐射量
C.③表示地表反射的太阳辐射量
D.④表示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量
【小题2】影响③曲线变化的主要因素为
A.地势高低
B.云层厚度
C.正午太阳高度
D.植被状况
【小题3】近50年来,④曲线在高纬度的数值有减少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A.气候变暖
B.云量增加
C.环境污染
D.人口增加
同类题3
“十雾九晴”是指大雾多出现在晴天时,因为 ( )
A.晴天时水汽多
B.晴天时大气运动缓慢
C.晴天时尘埃多
D.晴天时大气逆辐射弱
同类题4
夏季绿洲、湖泊的最高气温比其毗邻的沙漠戈壁低3℃左右,水分的蒸发量要少一半,几乎和沿海湿润地区差不多。其原因是由于沙漠戈壁和绿洲、湖泊对于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不同,在白昼阳光辐射下,沙漠戈壁干燥地面强烈增温,通过大气的平流作用,暖空气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一个上热下冷的逆温层,上下层空气间的热交换难以进行,下层冷空气团得以保持稳定,因而形成一个湿润、凉爽的小气候。这种现象就称之为“冷岛效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冷岛效应”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不同下垫面的热量差异
B.不同纬度的光照差异
C.不同高度的气压差异
D.不同海陆位置的水分差异
【小题2】“冷岛效应”能
A.促进绿洲植物的蒸腾作用
B.抑制绿洲地面的水分蒸发
C.加快绿洲上空的热量交换
D.抑制绿洲地区农作物生长
同类题5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投射到地球上的太阳辐射能(Q1),在穿越地球大气层时,大气通过吸收、反射和散射了部分太阳辐射能(Q2),剩余的部分(Q3)到达地球表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能而增温,并对外辐射能量(Q4);近地面大气大量吸收地面辐射能,同时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将能量(Q5)返还给地面。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能量关系正确的是
①Q
1
˃Q
2
+Q
3
②Q
2
+Q
3
˃Q
4
③Q
1
+Q
4
˃Q
2
+Q
3
+Q
5
④Q
4
˃Q
5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小题2】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
A.太阳
B.地面
C.上地幔
D.下地幔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