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为到达地球太阳辐射量的分布图,图中曲线分别表示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量、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量、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云层反射太阳辐射量。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曲线中
A.①表示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量
B.②表示云层反射的太阳辐射量
C.③表示地表反射的太阳辐射量
D.④表示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量
【小题2】影响③曲线变化的主要因素为
A.地势高低
B.云层厚度
C.正午太阳高度
D.植被状况
【小题3】近50年来,④曲线在高纬度的数值有减少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A.气候变暖
B.云量增加
C.环境污染
D.人口增加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1-04-12 02:55:0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晴朗的天空中呈现出蔚蓝色,这是由于大气的( )作用:
A.吸收
B.反射
C.散射
D.折射
同类题2
读图结合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地—气系统内存在着能量传递与转换,传递与转换形式多样,其中能促地面温度增强的大气过程是大气( )
A.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
B.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增强
C.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D.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增强
【小题2】若只考虑辐射差额对气温的影响,该地气温最低的月份是( )
A.11月
B.1月
C.4月
D.8月
同类题3
甲图为某沙漠局部图,乙图为M、N两地的气温和空气湿度变化曲线图,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林草地的分布区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凹岸—流速慢—沉积作用—水源充足
B.凸岸—流速慢—沉积作用—水源充足
C.凹岸—流速快—侵蚀作用—土坟肥沃
D.凸岸—流速快—侵蚀作用—土壤肥沃
【小题2】大气逆辐射最强的是
A.a
B.b
C.c
D.d
【小题3】造成谊句两曲线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下垫面
C.大气环流
D.人类活动
同类题4
读下面的月球表面和地球表面受热过程比较示意图,完成以下各题:
(1)月球表面白天的热量收支箭头缺失,请补画上去,使之正确表示月面的受热过程。
(2)上图中,A、B、C、D四个箭头表示地面辐射的是
箭头,表示大气逆辐射的是
箭头。
(3)关于下列地理现象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不定项选择)
A.冬天晴朗的夜里,人们用人造烟幕防御霜冻是因为烟雾能增强大气的保温作用
B.夏日天空多云时,白天不会太热是因为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
C.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很强,但由于大气稀薄,对地面辐射吸收能力弱,所以气温不太高
D.晚秋阴天的夜晚不会有霜冻是因为大气逆辐射很弱
(4)简述地球大气为什么能减小昼夜温差?
同类题5
下图为甲、乙两地某时段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箭头反映了能量传递的方向及大小(粗细)。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①⑤两箭头传递的能量方向及大小相同, 说明甲、 乙两( )
A.纬度相当
B.海拔相当
C.距海远近相同
D.大气透明度相近
【小题2】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主要影响因素是( )
A.①⑤
B.②⑦
C.③⑧
D.④⑥
【小题3】关于甲、乙两地热力状况的比较,正确的是( )
A.甲地的年太阳辐射量较小,与②大小有关
B.乙地的年平均气温较低,与⑥大小有关
C.甲地的气温日较差比乙地小,与③④有关
D.乙地的年太阳辐射总量比甲地大,与⑤有关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