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序号③、④分别为
、
。
(2)由图可知,低层大气吸收的④要多于大气直接吸收的①,这说明了
。
(3)应用图示原理,简述青藏高原昼夜温差大的原因。
(4)简述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年温差(气温年较差)小的原因。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7-11-17 07:03:5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我国部分地区某时天气系统图”,回答:(10分)。
(1)图中甲、乙两处,高气压中心为
(1分),天气状况
(2分)。
(2)甲乙两气压中心控制地区,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
(2分),原因是
(2分)。
(3)图中①②两条锋线中,冷锋是
。(1分)。A雨区在锋
(
前或后),(1分)。B地此时的天气状况
(1分)。
同类题2
读北半球某地的气压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判断甲、乙、丙、丁四地气压的大小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在图中用箭头标出气流运动方向。
(2)甲、乙两地中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_地,其对应的天气状况常为____________天气,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______地。
(3)假若图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表示郊区的是________地。
(4)在图中画出高空的等压面弯曲状况。
同类题3
下表为甲、乙两地气候资料。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给甲、乙两地带来大量水汽的风向相同,其风向是
A.东北风
B.西南风
C.西北风
D.东南风
【小题2】影响甲、乙两地太阳辐射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天气状况
C.地形地势
D.昼夜长短
同类题4
霜是大气中的水汽凝华在地面或地物上(如草叶等)形成的冰晶,一般形成在冬季晴朗、微风或无风的夜晚,下图为某区域2010年冬季三个日期的无霜区分布范围示意图,图中无霜区外均为有霜区,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三个日期中,M城有霜的日数有
A.0日
B.1日
C.2日
D.3日
【小题2】霜一般形成在冬季晴朗、微风或无风的夜晚,其形成原因是
A.地面辐射强
B.大气辐射强
C.大气逆辐射弱
D.无太阳辐射
【小题3】图示区域中部地区每年有霜日数明显少于周边地区,其主要形成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人类活动
D.地形
同类题5
华盛顿时间2017年6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退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巴黎协定》旨在通过改变依赖化石燃料的能源结构,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对抗气候变暖。下图为大气热力状况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小题1】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图中首先增强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下列地理现象和形成原因,按其内在联系叙述正确的是( )
A.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仍然明亮--大气的折射和反射作用
B.早春和晚秋,多云的夜晚不会有霜冻--大气逆辐射
C.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不会太热--大气的散射作用
D.城市上空的雾比郊区多--空气中的水汽多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