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为我国2016年12月21日北京地区5000m高空气压等值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该区气压和气流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在近地面,甲地气压小于乙地
B.在高空,乙地气压大于甲地
C.在近地面,甲地和乙地都为高压区
D.甲地在垂直方向上盛行下沉气流
【小题2】此时,丙处近地面的风向最有可能为
A.西北风
B.东北风
C.东南风
D.南风
【小题3】若该区域近地面出现了雾霾天气,下列关于雾霾的说法(不考虑其他影响因素),正确的是
A.甲处风力较大,雾霾持续时间较短
B.乙处风力较小,雾霾持续时间较长
C.乙处有上升气流.雾霾持续时间较短
D.甲处有下降气流.雾霾持续时间较短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11-22 09:46:0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④⑤两处,气压较高的是________。
(2)A、B两地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_地,该地天气状况常为_____________(晴朗/阴雨);该地气温日较差较________,请分析其原因
。
(3)用“→”画出图中的热力环流。
(4)若该热力环流发生于市区与郊区之间,则A、B中代表市区的是_______,说明判断的依据____。
同类题2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单位:hPa)
(1)图中V箭头表示A空气匀速运动方向,此图是________(南、北)半球气压分布图.
(2)F1是________力,F2是________力,F3是________力.
(3)试用箭头画出B点的风向(辅助线或箭头用虚线,风向用实线箭头,旁边标注V).
同类题3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矿物能源的大量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多,充分利用太阳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是工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材料二:
(1)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增多,是如何加强大气“温室效应”的?
(2)利用“温室效应”原理,解释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可以采用大棚技术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的原因。
(3)冬季晴天时,在未采用任何取暖设备的条件下,“阳光居室”室内的最高温度可达22 ℃。请
分析“阳光居室”是如何达到这一保温效果的?
(4)开发利用新能源,能够减缓全球变暖。请根据“温室效应”的原理,解释其原因。
同类题4
下图为长江流域冬季某时段近地面等压面(单位:hpa)垂直剖面示意图,若该气压系统东移,受其影响,南昌的风向变化是
A.东南风转西南风
B.东南风转西北风
C.东北风转西北风
D.西南风转东北风
同类题5
下图为某区域七月气温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影响图示区域7月平均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大洋洋流
【小题2】关于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火山带分布
B.水稻种植的面积广大
C.流水地貌广布
D.人口多分布于沿海平原
【小题3】A城位于封闭谷地中,通过排干谷地中的湖泊逐渐兴建而成,现有人口2000多万。A城的城市化过程导致的问题有
①城市地面沉降 ②大气污染严重
③城市污水排泄困难 ④火山、地震频发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热力环流
等压面的判读
近地面风与高空风的风向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