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辽沈Ⅳ型温室是我国东北地区广泛使用的一种日光温室,前屋面上覆盖塑料薄膜,后屋面采用较厚的多层复合结构,冬季不加温或极端天气条件下少量加温即可保证喜温作物越冬生产。一般纬度越高,后屋面面积越大,且后屋面的仰角应比当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大6°-8°,保证冬季全室无光照死角。下图为该日光温室侧截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小题2】推测后屋面的主要作用是( )
A.增加温室的阳光照射面积
B.防暴雪,大风对温室破坏
C.在严寒季节改善温室前屋面的光照条件
D.利于温室保温
【小题3】【小题4】该温室在东北地区得到广泛使用的关键因素是( )
A.劳动力数量
B.经济效益
C.科技水平
D.市场需求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11-30 05:40:1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的数码代号按顺序依次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④②①
C.④③②①
D.②③④①
【小题2】下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
A.
B.
C.
D.
同类题2
我国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霜冻现象进行探究性学习。下图是他们通过长期收听天气预报绘制的我国东部地区的平均初霜、终霜日期曲线图。据此回答下题。
【小题1】图中初霜、终霜出现时间差异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作物品种
【小题2】为了探究霜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小组成员在棉花试验田上灌水。与不灌水的棉田相比,灌水棉田的()
A.棉花花期不变
B.棉花花期滞后
C.冻害发生几率增加
D.冻害发生几率减少
同类题3
2016年12月15日,北京发布当年首个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提醒各相关单位和市民提前做好准备应对污染,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a、b、c分别代表( )
A.太阳辐射 大气逆辐射 地面辐射
B.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C.大气辐射地 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D.大气逆辐射 地面辐射 太阳辐射
【小题2】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量于( )
A.a
B.b
C.c
D.d
同类题4
下图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的数字代号按顺序依次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④②①
C.②③④①
D.④③②①
【小题2】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来自( )
A.④
B.③
C.②
D.①
【小题3】在晚秋或寒冬,用人造烟幕来防御霜冻的原理是( )
A.增强太阳短波辐射
B.增强大气逆辐射作用
C.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D.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同类题5
下图为“塑料大棚生产蔬菜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大棚中生产出来的蔬菜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原因是大棚中( )
A.光照太强
B.热量不足
C.年温差较小
D.日温差较小
【小题2】在冬季为了保温,菜农一般在傍晚往大棚内洒水,其原理是( )
A.增强地面辐射
B.增强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
C.增强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
D.减弱地面保温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