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为“某地区热力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垂直方向气压差异
B.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
C.近地面温度差异
D.近地面风向差异
【小题2】下列风向的成因与图中原理类似的有
A.西南季风
B.东南季风
C.东北信风
D.盛行西风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1-16 08:01:3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大气的保温作用示意图,根据图中所给内容,完成下列要求。
(1)甲图中①、③、④表示的辐射名称分别是①
辐射,③
辐射,④
辐射。
(2)大气把
(填数组代码)辐射的绝大部分吸收,又以
(填数字代码)的形式把大部分热量还给地面,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3)在晚秋和寒冬,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是因为甲图中数字
表示的作用弱。
(4)白天多云气温不会太高主要与甲图中有关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填序号)。
(5)乙图①、②两条曲线中,表示阴天时气温变化的是
,据甲图所示原理说明判断理由
.
同类题2
读图,完成下题。
【小题1】若此图为夜晚的海陆间热力环流图,则()
A.a为海洋
B.b为陆地
C.①为冬季风
D.①为陆风
【小题2】若该图表示热力环流,则a、b、c、d对应的等压面分布(示意)不正确的是()
A.
B.
C.
D.
同类题3
雾是在近地面空气层中水汽充足、微风及大气层稳定的情况下,气温冷却到一定程度,相对湿度达到90%左右,空气中的水汽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能见度下降的天气现象,雾一般有生成、持续、消散三个阶段。下面图为1991~2010年九华山山坡(海拔680米)与山脚(海拔20米)逐小时雾的生成次数百分比、消散次数百分比(雾的生成次数百分比指该时段生成雾的次数占雾日总次数比重;雾的消散次数百分比指该时段消散雾的次数占雾日总次数比重)。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据图可知( )
A.山脚雾大都在05~09时生成
B.山脚雾生成的次数远大于山坡雾
C.山坡雾生成峰值时间比山脚约迟1小时
D.山坡雾消散峰值时间比山脚约迟1小时
【小题2】据观察山坡雾持续时间比山脚雾长,主要原因可能是( )
A.山坡能见度低
B.山坡低温状态持续时间长
C.山坡坡面增温快
D.山坡风力大且持续时间长
同类题4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如果该图为山谷之间的热力环流,则( )
A.此时是白昼
B.此时是黑夜
C.若是在黑夜,G处为谷底
D.若此时是白昼,H处为山坡,且可能有阴雨天气
【小题2】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 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
A.环节①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B.环节②是陆地气候形成的基础
C.环节③使大洋表面海水的盐度降低
D.环节④的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无关
同类题5
下图为某日08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下题。
图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比②风速大
B.①比③云量少
C.④地盛行偏北风
D.②比④气温高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热力环流
季风环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