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研究表明,全球气温变化与温室气体排放量关系密切。其原因是地球大气中的温室气体能( )
A.强烈吸收太阳辐射
B.强烈吸收地面辐射
C.强烈反射地面辐射
D.强烈反射太阳辐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4-12-04 08:43:1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四幅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图,曲线和直线表示等压面中,正确的有
同类题2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所示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
A.④
B.③
C.②
D.①
【小题2】“本以正身,惟德温温,如冬之日,如夏之云”。“夏之云”令人舒适是因为( )作用增强
A.④
B.③
C.②
D.①
【小题3】在大气的受热过程中,图中序号的正确顺序为( )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①③④②
D.①②④③
【小题4】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可能使( )
A.①增强
B.②不变
C.③减弱
D.④增强
同类题3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图反映的是_________纬度大气的垂直分层,理由是______。
(2)A层大气热量主要来自_____,该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原因是:①_______;②_______。
(3)补绘B层气温变化曲线。该层22—27千米高度_____含量最多,并大量的吸收______,成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
(4)C层中有_________层,_________强烈时,_______信号会受影响。
(5)A→B→C大气密度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
同类题4
夏季绿洲、湖泊的最高气温比其毗邻的沙漠戈壁低3℃左右,水分的蒸发量要少一半,几乎和沿海湿润地区差不多。其原因是由于沙漠戈壁和绿洲、湖泊对于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不同,在白昼阳光辐射下,沙漠戈壁干燥地面强烈增温,通过大气的平流作用,暖空气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一个上热下冷的逆温层,上下层空气间的热交换难以进行,下层冷空气团得以保持稳定,因而形成一个湿润、凉爽的小气候。这种现象就称之为“冷岛效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冷岛效应”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不同下垫面的热量差异
B.不同纬度的光照差异
C.不同高度的气压差异
D.不同海陆位置的水分差异
【小题2】“冷岛效应”能
A.促进绿洲植物的蒸腾作用
B.抑制绿洲地面的水分蒸发
C.加快绿洲上空的热量交换
D.抑制绿洲地区农作物生长
同类题5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在夏季,广州的园林工人一般会给新栽大树覆盖黑色尼龙网(如上图)。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增加大气逆辐射,提高夜间温度
B.阻止地面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C.增强地面辐射,提高树木存活率
D.削弱太阳辐射,减少树木水分蒸腾
【小题2】拉萨郊区农民在冬季给蔬菜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主要目的是对应乙图中( )
A.增强A,提高农作物存活率
B.阻止B,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C.削弱C,提高夜间的温度
D.增强D,增强作物水分蒸腾
【小题3】下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