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伊朗古城亚兹德古老的“风塔”是建筑物中用来通风降温的建构。风塔高过屋顶的部分四面镂空,悬空连接到室内大厅(下图),塔下中央建有一个水池(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有关室内空气的流动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从四周流向水池
B.从水池流向四周
C.中央为上升气流
D.四周为上升气流
【小题2】“风塔”顶部的气流运动方向是
A.辐合上升
B.辐散上升
C.辐合下沉
D.辐散下沉
【小题3】与“风塔”原理相同的是
A.温室大棚气温较高
B.孔明灯的上升运动
C.山洞深处冬暖夏凉
D.库区比周边降水少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3-07 04:07:4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与乙点所对应的地面上的点相比,甲点所对应的地面上的点( )
A.气温高
B.气压高
C.降水多
D.气压低
同类题2
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中心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圈郊区的现象,热岛强度是用城市和郊区两个代表性观测点的气温差值表示的。读北京市不同季节热岛强度逐时分布图(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北京市热岛强度的变化表明
A.5时—8时,市区均温最高
B.12时之后,城市热岛强度持续加强
C.城市热岛强度,夏季强于冬季
D.22时至次日7时,城市热岛环流强度大
【小题2】减弱北京市热岛效应的主要措施有
①增加绿化面积
②合理布局城市交通网
③冬季利用地热采暖
④道路铺设透水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同类题3
某高一学生实验小组,在模拟验证某地理原理时,采用了下列做法:在一个六面都封闭的透明玻璃柜内,分别放置一个电炉(有导线连到柜外)和一大碗冰块在底部两侧。在玻璃柜顶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下垂的纸片A,在玻璃柜底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竖立的纸片B。电炉通电一段时间后,根据纸片A、B的偏动情况,可以验证该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要验证的地理原理是温室效应
B.该实验要验证的地理原理是热力环流
C.电炉通电一段时间后,纸片A和纸片B均向右偏
D.电炉通电一段时间后,纸片A和纸片B均向左偏
同类题4
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a、b两个等压面,数值较大的是
。
(2)在近地面,陆地与海洋比较,气压较高的是______。
(3)仅考虑热力因素,在图中画出海陆间的热力环流。
(4) 此时为_____(白天/夜晚)。
同类题5
近地面甲、乙两地因冷热不均引起的等压面(单位:百帕)弯曲如下图所示。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甲乙两地冷热状况及气流运动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受热,气流上升
B.乙地冷却,气流上升
C.甲地冷却,气流下沉
D.乙地受热,气流下沉
【小题2】若甲乙两地冷热不均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则下列组合与图中吻合的是
A.甲处:陆地—白天—吹陆风
B.甲处:海洋—夜晚—吹陆风
C.乙处:陆地—白天—吹海风
D.乙处:海洋—夜晚—吹海风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的成因、原理
热力环流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