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2012年2月21日,北京城出现入冬以来最大一场雾,平均能见度不足1公里;其中,房山、大兴等南部地区雾气最浓,局地最小能见度低于200米。大雾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户外活动。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深冬时节北京等地区时有大雾的原因是
A.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
B.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
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
D.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且该季节晴朗天气多,有利于扬尘产生
【小题2】白天的大雾天气使空气能见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A.大雾削弱了地面辐射
B.大雾对太阳辐射具有反射作用
C.大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D.大雾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3-18 02:01:4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
A.地面辐射
B.太阳辐射
C.大气辐射
D.大气逆辐射
【小题2】图中A,B,C三个箭头所表示的辐射依次是
A.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B.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C.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
D.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
同类题2
如图为“地球大气的垂直分层图”,判断下题.
【小题1】①、②、③、④四条曲线中,正确表示图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分布情况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该大气层气温的垂直变化( )
A.受地面影响明显
B.主要与二氧化碳气体有关
C.主要与臭氧气体有关
D.主要与人类活动有关
同类题3
太阳辐射能是地球表层能量的主要。根据大气的受热过程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对地面升温直接影响最大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⑤
【小题2】深秋晴朗的夜晚容易出现霜冻现象,原因是
A.白天地面反射强,保留的热量少,地面温度低
B.近地面空气水分含量不足
C.箭头③对应的辐射减弱
D.箭头⑤对应的辐射增强
【小题3】全球温室效应加剧使人类更加关注我们的生态环境改善。低层大气中温室气体能强烈吸收的是
A.⑦
B.④
C.③
D.⑤
同类题4
温室大棚是目前进行蔬菜反季节种植的主要技术手段。菜农们有时会设法增加棚内二氧化碳浓度。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若温室大棚中CO
2
增加,可提高蔬菜生长速度,原因是( )
A.CO
2
能防止病虫害发生
B.CO
2
的保温作用可提高夜间温度
C.CO
2
可提高土壤的肥力
D.CO
2
是蔬菜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
【小题2】在夏季,菜农有时会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其目的是( )
A.增加大气逆辐射,降低棚内温度
B.阻止地面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C.削弱太阳辐射,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
D.增加地面辐射,提高农作物存活率
同类题5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按性质划分,太阳辐射属于
(长、短)波辐射;太阳辐射能量于其内部
(一种核反应)反应;四川盆地内年太阳辐射较为缺乏,其主要原因是:
(单选)
A.人口众多
B.湿润、多云雾
C.海拔高
D.地势平坦
(2)从图中可以看出,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量是
辐射;这一过程与图中甲乙丙中的
有关。
(3)夜间多云,气温比晴天更高。这一现象是由于多云的夜晚,大气
辐射较强;这一过程与图中甲乙丙中的
有关。
(4)云层对太阳辐射具有反射作用,所以,白天多云,气温比晴天
(高、低)。
(5)引起近现代全球气温升高的主要温室气体是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会导致图中甲
,乙
,丙
。(填增加或者减少)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