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某种农作物生长期约2个月,前期(1个月)最适宜温度为15 ~18 ℃,后期(1个月)最适宜温度为12 ~ 14℃。下图是种植该作物的甲、乙两地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作物在乙地的最佳收获月份是()
A.11 月
B.9 月
C.5 月
D.3 月
【小题2】与甲地相比,乙地种植该作物()
A.离市场近
B.水源丰富
C.病虫害少
D.上市较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02-24 10:08:0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A. A.①
A.②
B.③
C.④
同类题2
下图表示的是地形剖面图以及对应的气候资料,读图回答:(4分)
(1)夏季月均温最小值出现在海拔
米处。
(2)冬季出现大面积逆温的两个地区中,地势起伏较大的位于天山
侧。
(3)海拔2000米高度上,南北两坡年降水量分别约为250毫米、
毫米。
(4)只考虑温度的高低,则天山北麓牲畜过冬的牧场应位于海拔
米。
同类题3
飞机在万米高空飞行,高度保持不变,由南极飞往赤道,途中穿越的大气层是 ( )
A.始终在对流层
B.从对流层进入平流层
C.始终在平流层
D.从平流层进入对流层
同类题4
下图为“西北大西洋冬季浮冰南界分布图及格陵兰岛冰川上广泛出现的圆形孔洞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冬季浮冰南界西段位置偏南的主要原因是
A.寒流①势力弱
B.暖流②势力强
C.寒流③势力强
D.暖流④势力弱
【小题2】冰川上的圆形孔洞是因深色尘埃飘落冰面所致。
其形成的原因是由于深色尘埃能
A.增强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B.减弱地面辐射的散失
C.增强对太阳辐射的反射
D.减弱大气逆辐射
同类题5
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对该中学与公路之间的一片林地与裸地气温进行连续监测,测得林地与裸地月均温差值变化(林地月均温减去裸地月均温的差值)如下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均温差值
0.13
0.10
0.18
-0.16
-0.13
-0.25
-0.43
-0.40
-0.20
-0.10
0.11
0.22
【小题1】探究结果表明
A.林地比裸地的年均气温低
B.林地的年温差大,裸地的年温差小
C.该地11、12月份的月均温最低
D.学校所在地位于南半球
【小题2】该片林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①涵养水源 ②保持水土 ③减弱噪声 ④防风固沙 ⑤吸烟滞尘
A.①②
B.②⑤
C.③④
D.③⑤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