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它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我国某特大城市2015年城镇化率达到70.3%。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相比,该城市规模扩大了22倍,城市道路长度增长了30倍。2017年3月某日该城市城区与郊区最大温差达到8 ℃。
(1)简述该城市热岛效应产生的原因。
(2)分析热岛效应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8-05-17 09:09:4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某城市 2015 年 11 月 13 日 20 时的气温(单位:℃)实况图( 等温线,--城市范围),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反映了城市所具有的
效应。在这种效应的作用下,如不考虑其他因素,城郊之间风向应该是
。
(2)一般而言,城区的降水几率
(大于或小于)郊区,主要原因是什么?
(3)仅从热力环流角度考虑,判断图中 A 地能否建水泥厂?为什么?
(4)试分析在城郊之间建设环境绿地的意义。
同类题2
读某城市2015年11月13日20时的气温(单位:℃)实况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反映了城市所具有的
___________
效应。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
。在这种效应的作用下,如不考虑其他因素,城郊之间风向应该是
___________
。
(2)一般而言,城区的降水几率
___________
(大于或小于)郊区,主要是因为
___________
。
(3) 仅从热力环流角度考虑,判断图中A地能否建水泥厂?为什么?
(4)近几年来该地区近海海区出现大范围鱼类死亡,你认为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5)试分析在城郊之间建设环境绿地的意义。
同类题3
下图示意上海地区某日 14 时气温分布。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 1)在图中补绘 35.0℃、 35.5℃两条等温线。
( 2)概括上海地区此时气温的分布规律,并说明其成因。
( 3) 判断此时的季节,并指出该季节上海盛行的风向及成因。
同类题4
读下图(a、b表示等压面),完成下列要求。
(1)画出大气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运动方向。
(2)图中所示的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是:先有______运动,再形成_______运动;
(3)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A、B、C、D四处气压由高到低排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B、C,b三个地方,哪一地容易形成阴雨天气______________
同类题5
我国甲、乙两地相距约20千米,但降水的日变化差异很大。下图为两地年降水量的日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影响甲地年降水量日变化的直接因素是( )
A.太阳高度
B.热力环流
C.植物蒸腾
D.大气环流
【小题2】与乙地相比,甲地降水的日变化特点有利于农业生产,主要是由于甲地( )
A.土壤水分条件较好
B.气温日较差更大
C.降水量较多
D.地形较平坦
【小题3】甲、乙两地最可能位于
A.江苏省
B.甘肃省
C.山东省
D.云南省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的成因、原理
热力环流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