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温度带界线和日平均气温稳定≥10℃日数(圆点)的变化。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区域温度带界线发生变化的地理背景是
A.气候趋于干旱
B.气候趋于湿润
C.全球变暖
D.全球气温下降
【小题2】图示区域西部温度带界线变化较小,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天气状况
B.地形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
【小题3】根据温度及温度带界线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①地开始大面积种植柑橘
B.②③两地气温差异增大
C.④地农作物生长周期延长
D.⑤地的结冰期逐年缩短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04-27 03:27:2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示意某岛屿等高线(单位:米),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若甲地温度为31℃,则该岛地势最高处气温不低于
A.22℃
B.20℃
C.23℃
D.25℃
【小题2】据图分析判断甲乙丙丁四个聚落中,人口规模最小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3】下列关于该岛气温和降水的分布中,叙述正确的是
A.全岛各地气温和降水量都相差不大,因为该岛面积小
B.全岛各地气温相差不大,因为该岛南北纬度相差不大
C.戊地与丁地降水量相差较大,因为受地形的影响
D.戊地与丁地气温相差较大,因为受到纬度差的影响
同类题2
受热力因素影响形成的气压带是( )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极地高气压带
D.副极地低气压带
同类题3
2013年9月中旬,江浙地区一般进入秋季(如果连续10天日平均气温低于22℃,则被认为进入秋季)。读苏州这年9月中下旬几日的天气状况表,回答下列问题。
日期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高低气温
23℃
23℃
24℃
25℃
25℃
27℃
28℃
28℃
28℃
25℃
最高气温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8℃
30℃
天气
晴
晴
晴
晴
晴
晴
晴
晴
晴
阴
风力
弱
弱
弱
弱
弱
弱
弱
弱
弱
较强偏北风
【小题1】这年9月17~25日,苏州日温差的大致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别是()
A.日温差增大,天气状况
B.日温差降低,海陆状况
C.日温差增大,风力状况
D.日温差增大,地面状况
【小题2】此段时间,苏州地区()
A.开始进入秋季
B.气温变化与风向、风力无关
C.阴晴变化与“副高”北移有关
D.26日大气的保温作用和削弱作用增强
同类题4
温室效应引起全球变暖已成事实。最近,澳大利亚科学家又提出,与这一效应相伴随的还有“地球变暗”效应。全球变暗是由于日益增多的空气污染物,世界大部分地区晴日能见度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不断下降,科学家们将之形容为“全球变暗”,在东亚、南亚、南美、澳大利亚和非洲尤其明显。结合图,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图中与全球变暖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根据材料的描述,图中与“地球变暗”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同类题5
1.运用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的知识,判断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A.工作在太空中的人造卫星表面温度总是特别低,一般都是在零下几十度
B.在没有阴雨天气的月球上看天空总是特别蓝
C.一般说来,在远日点时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于近日点
D.早晨和傍晚时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强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