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为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箭头中,代表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表示大气逆辐射的箭头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5-11-05 06:31:0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图a为世界部分地区降雨分布图,图b为沿PQ一线1月和7月气温柱状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图a 图b
(1) 影响PQ沿线各地1月和7月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
。
(2) P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Q地的气候类型是
。形成其气候类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3) 图中M、N两地年降水量的共同特点是
,形成原因分别是
。(6分)
(4) 请评价b地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同类题2
读“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表示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会导致()
A.①减弱
B.②增强
C.③减弱
D.④增强
同类题3
我国毛竹主要生长在长江以南海拔400~800米的丘陵和山麓地区,其笋味美,鲜食或加工制成笋干、腌笃鲜等,深受人们喜爱。江浙一带毛竹竹笋主要收获季节在春节。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2016年,江浙一带居民为在春节前就能吃上冬笋,在种植毛竹的地表覆盖了厚厚的稻草、竹叶等,其主要作用是
A.增强了大气辐射
B.增强了地面辐射总量
C.阻挡了大气逆辐射
D.延缓地面辐射的散失
【小题2】下列叙述与江浙一带地域文化特征相符的是
A.评剧、越剧为传统地方戏曲
B.农业以种植稻、茶、苹果等为特色
C.自然景观为平原、丘陵和水乡泽国
D.泥草房和园林建筑是传统民居
同类题4
下图是某地气象台绘制的该地气温日变化监测图。(注: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14时左右),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据图判断( )
A.当地时间14时地面吸收的太阳热量最多
B.该地该日的昼长约为14小时
C.气温最低时是地面散失热量最多的时刻
D.上午地面吸收的热量始终大于散失的热量
同类题5
读我国部分地区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P地形区的太阳辐射
A.强,原因是地势高,大气稀薄
B.强,原因是气候干旱
C.弱,原因是纬度高
D.弱,原因是沙漠反射强
【小题2】Q地区夜晚气温比同纬度地区
A.低,原因是大气逆辐射强
B.高,原因是地面辐射强
C.低,原因是大气保温作用弱
D.高,原因是气流上升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