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为“世界某地区略图”,上世纪70年代以前,D湖水面一般低于大西洋洋面约28米,四十多年来,D湖水面总体呈上升趋势。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简析A山南坡成为世界著名滑雪场的自然原因。
(2)说明图中B河流与C河流水文特征的差异性,并分析图示河流对D湖的影响。
(3)说明D湖水面上升对沿岸地理环境的影响。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5-11-12 07:04:5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一架飞机在万米高空从北京飞往北极,沿途高度始终保持一致。结合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北京上空,飞机飞行在大气层的哪一层?该层的气温分布有何特点?原因是什么?
(2)飞机到达北极上空时,飞机飞行在大气层的哪一层?该层的气温分布有何特点?原因是什么?
(3)为什么飞机在北京上空和北极上空所在的大气层不同?
同类题2
下图表示甲、乙、丙、丁四地之间的热力环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能够正确表示环流方向的是
A.甲→乙→丙→丁→甲
B.甲→丙→丁→乙→甲
C.乙→甲→丁→丙→甲
D.乙→丁→丙→甲→乙
【小题2】关于图示热力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表示海陆间的热力环流,甲为海洋
B.若表示山谷间的热力环流,乙为山顶
C.若表示特大城市热力环流,甲为郊区
D.热力环流使沿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增大
同类题3
种植多肉植物时,往往会添加一种日向石,原产日本宫崎县日向市,是岩浆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多孔轻质岩石,后被加工为园艺用土,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从成因角度看,日向石形成是
A.岩浆侵入冷凝
B.岩浆喷发冷凝
C.沉积固结成岩
D.高温高压变质
【小题2】多肉植物种植时日向石可以铺在土壤表层,也可以与其它土搅拌混合后使用,若采用后一种方式日向石的主要作用是
A.增加土壤的透气透水性
B.增加土壤内储存水的空间
C.提供更多的矿物养分元素
D.增大土壤内部的昼夜温差
同类题4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高处不胜寒”是因为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来自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春末晴朗的夜晚,东北地区的农民在地里焚烧秸秆以防霜冻,其主要原理是增加
A.①
B.②
C.③
D.④
同类题5
贝加尔湖每年1-5月结冰,冬季多大风,有两个奇迹:一是冬季平均气温为-38℃,但冰下的水温与夏季几乎接近;二是湖岸沙滩边有一片松林,根部裸露在地面以上2-3米,当地人称为“高跷树”。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贝加尔湖冰层以下的水温与夏季接近,其主要原因是
A.湖底地壳运动活跃,释放大量热能
B.冬季阳光穿过冰层,冰下产生温室效应
C.夏季冰雪融水注入,降低湖水温度
D.海拔高,湖水温度的季节变化很小
【小题2】“高跷树”根部露出地面很高,推测其形成原因可能是
A.土层浅薄,增加树身的稳定
B.气候干旱,利于根系吸收更多水分
C.风大浪大,根部土壤被侵蚀
D.气温低,冻土厚,根部难以深扎入土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