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两日天气图”,图中H为高气压、L为低气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说明9月20日和21日赣州的天气状况,并分析产生变化的原因。
(2)在图中画出21日赣州的风向,说明其两日风力大小的变化及判断理由。
(3)简述L
1
发展强烈时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有利影响。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6-02-26 10:53:0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表,回答问题:(16分)
一月
7月
甲
地
气温(°C)
13.9
26.2
降水(mm)
113.0
0.0
乙
地
气温(°C)
23.4
13.1
降水(mm)
7.0
183.0
(1)甲地属于__________
___气候类型;乙地属于
______ __________
气候类型。
(2)乙地一月受_____________________控制,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月受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气候特点是
_________ _
。
(3)甲地所属气候类型在北美洲分布在____________洋沿岸。该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是
_______
。
同类题2
地球大气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层,其中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是因为该层热量直接来自( )
A.短波辐射
B.地面辐射
C.大气辐射
D.太阳辐射
同类题3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图反映的是
_____________
纬度大气的垂直分层,理由是
______
。
(2)A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原因:①
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
。
(3)C层中有
_____________
层。
__________
爆发时,会引起该层的扰动,此时传播的
_____________
信号会被部分或全部吸收。
(4)人类活动目前主要使
_____________
层、
_____________
层的大气成分比例发生变化。
(5)A→B→C大气密度变化的趋势是
_________
。
同类题4
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
A.增强a辐射
B.增强b辐射
C.增强c辐射
D.改变b的辐射方向
【小题2】关于图中a、b、c所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A.a代表大气的直接热源
B.a、b所代表的辐射波长的大小关系是a<b
C.b代表的辐射主要被大气中的臭氧吸收
D.c代表的辐射与天气状况无关
同类题5
读世界季风明显地区地理分布图,图中箭头显示了一些地区地面季风风向,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7 月,图中位于我国华北地区的A 地盛行
A.东南季风
B.西南季风
C.东北季风
D.西北季风
【小题2】关于B 地季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夏季风性质暖热、干燥
B.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洪涝灾害
C.夏季风的形成主要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
D.冬季盛行西北季风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常见天气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