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依据大气运动及气温变化不同大气层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等三层,12千米以下称为对流层。形成该层大气气温垂直递减变化的原因为( )
A.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B.该层大气主要热量直接源于地面辐射
C.该层大气主要热量直接源于太阳辐射
D.大气的对流运动形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3-04-10 02:37:3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左图中,甲地空气
(上升或下沉),其地面气压
(高于或低于)乙地。
(2)请在左图中
a
、
b
线段上分别补画箭头,完成甲乙和甲丙之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
(3)若左图表示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则表示城市的是___________。(甲、乙、丙)
(4)右图所示的海陆热力环流现象通常出现在
(白天或夜间),此时近地面吹的是
(海风或陆风)。
同类题2
阅读下面我国某省区年降水量和年均温等值线分布图,回答相关问题。
(1)描述该省区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最主要的特征并说出形成该特征的主导因素。
(2)根据年均等温线的分布,分析沿MN一线的地形分布特点(N地海拔在200米-300米之间)。
(3)相对于东北部,从气候角度分析西部甲地区农业发展的条件。
同类题3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图为我国华北平原某地(甲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某地(乙地)二十四节气的平均日照时间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立秋日(8月8日)前后乙地日照时数大于甲地的主要原因是
A.白昼时间长
B.降水量少
C.太阳高度大
D.海拔高度低
【小题2】下列节气中,甲地气温最高的是
A.立夏
B.大暑
C.夏至
D.处暑
同类题4
读下图中国沿110'E经线日平均气温连续≥10℃的积温曲线图,图中长江与谓河之间地域积温曲线呈波状起伏的原因是( )
A.地形影响
B.纬度因素
C.海陆分布
D.洋流影响
同类题5
据《中国环境报》报道:在新西兰测得太阳紫外线辐射比10年前所测的数据要大12%。据此回答各题
【小题1】数据表明
A.大气比10年前清洁了,紫外线容易穿过大气
B.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仍在扩大
C.人类向大气中排放过多的二氧化碳,导致臭氧减少,紫外线增多
D.对流层中的臭氧吸收紫外线的能力增强
【小题2】下列现象中与紫外线增多直接有关的是
A.土壤酸性增强,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受腐蚀
B.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
C.患白内障和皮肤病的人数明显增加
D.季风区的洪涝灾害增多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