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我国北方地区农民为了避免所种庄稼遭受霜冻灾害,在深秋的夜晚往往在田间点燃柴草。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图中a、b、c所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
A.全球气候变暖是因为大气对a代表的辐射吸收增加
B.a代表的辐射是地面的直接热源
C.b代表的辐射主要被大气中的臭氧吸收
D.c代表的辐射与天气状况无关
【小题2】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 )
A.增强a辐射
B.增强b辐射
C.增强c辐射
D.改变b的辐射方向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11-30 12:33:5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两天的气温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并完成下列各题。
(1)A、B两条曲线中,表示阴天时气温变化的是_____。
(2)白天阴天,气温比晴天时较___(高、低),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
(3)夜晚阴天,气温比晴天时较___(高、低),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
(4)图14所表示的情景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_ __ 图,最易出现霜冻的是_ __图。
同类题2
下列地理现象与其成因组合,正确的是
A.初冬阴天的夜晚不会有霜冻——大气逆辐射弱
B.夏季白天多云时气温不会太高——大气的散射作用
C.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仍较为明亮——大气的反射作用
D.城市工矿区上空的雾比郊区多—尘埃较多
同类题3
21世纪以来,北极的气温变化是全球平均水平的2倍,被称为“北极放大”效应。“北极放大”效应的原因,最可能是海冰的减少导致北极地区
A.海洋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B.海洋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增强
C.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D.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减弱
同类题4
读我国某地连续三日天气状况和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下图),回答列问题。
【小题1】表格中的信息显示
A.4日气温较高,对流强烈,晴间多云
B.5日西北风强劲,空气质量好
C.6日昼夜温差大,早晚需保暖防寒
D.该地天气变化可能为冷锋过境造成
【小题2】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中,与4日相比,6日的
A.①显著增强
B.②显著增强
C.③大幅变弱
D.④大幅变弱
同类题5
读我国某城市四种下垫面不同日期地表气温均值对比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推测①②③④最可能分别为( )
A.裸地、植被覆盖地、城镇建筑用地、水体
B.城镇建筑用地、水体、裸地、植被覆盖地
C.水体、植被覆盖地、裸地、城镇建筑用地
D.水体、裸地、植被覆盖地、城镇建筑用地
【小题2】2010年3月4日,四地气温均值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台风影响
B.阴雨天气
C.湿度较大
D.天气晴朗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