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我国某城市四种下垫面不同日期地表气温均值对比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推测①②③④最可能分别为( )
A.裸地、植被覆盖地、城镇建筑用地、水体
B.城镇建筑用地、水体、裸地、植被覆盖地
C.水体、植被覆盖地、裸地、城镇建筑用地
D.水体、裸地、植被覆盖地、城镇建筑用地
【小题2】2010年3月4日,四地气温均值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台风影响
B.阴雨天气
C.湿度较大
D.天气晴朗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12-31 11:01:5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2018阜12月29日,我国南部某地气温骤降,出现大雪天气。29日该地地面没有出现积雪.30日一早积雪开始形成,并逐渐加厚,眼前茫茫一片。下图是元旦前后该地逐日气温(四舍五入,取整数值)变化图,此期间该地各日最低气温出现在地方时7:00前后。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12月29日至30日期间,该地温度特点表现为
A.地面温度降低
B.大气温度升高
C.日温差保持不变
D.不会出现逆温
【小题2】图示期间,该地大气能见度最好的一天是
A.12月29日
B.12月31日
C.1月1日
D.1月3日
【小题3】元旦前后,该地昼长约为
A.9小时
B.10小时
C.11小时
D.12小时
同类题2
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下图为洞庭湖某时刻测得的湖陆风垂直结构示意图。“
”是风向标符号,长线段表示风向,短线段表示风力大小,风尾上的短横线一条代表2级,8级时用三角形表示。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据图文材料可知,此时
A.①处为陆风
B.②处盛行上升气流
C.④处更易形成降水
D.③处风力小于①处
【小题2】关于城市与湖陆风相互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地面硬化使湖陆风减弱
B.围湖造陆使湖陆风增强
C.湖陆风使城市湿度下降
D.湖陆风使城市昼夜温差减小
同类题3
读气温垂直变化图,分析下列问题:(9分)
(1)A层叫
▲
层,因为
▲
是该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所以气温随高度
增加而
▲
,
▲
运动显著。
(2)B层叫
▲
层,因为该层大气靠臭氧吸收大量的
▲
而增温。该层最适
宜我们从事
▲
等活动。
(3)A、B、C三层中,
▲
层天气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4)电离层位于
▲
层
同类题4
读地球大气热量传递与平衡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A表示_____,B表示______,C表示________,D表示________ (填序号)
①大气和地面的反射 ②地面辐射射向宇宙空间 ③大气辐射射向宇宙空间 ④太阳辐射)
(2)冬半年的霜冻多发生在晴朗的夜间,其原因是___________,这一原因与图中____(甲、乙、丙)过程有关。
(3)多云的白天比晴朗的白天气温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这一原因与图中_____(甲、乙、丙)过程有关。
同类题5
读“大气受热过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A、B、C三个箭头所表示的辐射依次是
A.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B.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C.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
D.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
【小题2】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
A.地面辐射
B.太阳辐射
C.大气辐射
D.大气逆辐射
【小题3】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和图中对应的字母主要是
A.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图中字母“A”
B.大气的反射作用——图中字母“D”
C.大气的吸收作用——图中字母“B”
D.大气的逆辐射作用——图中字母“C”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