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2016年12月5日中国天气网资讯:未来三天全国天气预报:较强冷空气继续影响中东部地区,华北黄淮等地雾霾将减弱消散。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雾霾天气大气能见度低,是因为雾霾
A.增强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B.削弱了大气逆辐射作用
C.增强了太阳辐射波长中的可见光区
D.削弱了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
【小题2】图示季节最有可能出现,且能直接减弱雾霾的天气系统是
A.
B.
C.
D.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11-30 02:31:4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华北平原的温室大棚内在某些季节常常结有露珠,影响棚内蔬莱光合作用,较冷的水滴滴到蔬莱上,容易导致蔬菜腐烂。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温室大棚内露珠量的主要因素是
A.棚内昼夜温差
B.大棚内外温差
C.棚项倾斜角度
D.棚外风力大小
【小题2】棚内露珠对蔬菜生长危害最大的月份最可能是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同类题2
根据下图——“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四面山风景区位于重庆市西南部,最高峰蜈蚣岭海拔1709.4米,这里年均温度13.7℃,夏季清凉,非常适合休闲、避暑活动。夏季四面山凉爽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来自(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寒冷的夜晚,农民在地头焚烧秸秆以防霜冻,其主要原理是增加( )
A.①
B.②
C.③
D.④
同类题3
图6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与大气保温作用直接相关的环节有()
A.①④
B.②③
C.②⑤
D.②④
【小题2】大气中()
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增加
B.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②减少
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③增加
D.出现雾霾,会导致④在夜间减少
【小题3】下列关于④、⑤环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⑤与下垫面性质有关
B.地面温度越高,⑤越弱
C.空气温度越低,④越弱
D.空气湿度大、云量多,④越强
【小题4】有利于降低大气“温室效应”的措施是()
A.增加绿色植物的覆盖率
B.增加使用天然气比重
C.大量使用家庭轿车
D.提倡洁净煤燃烧技术
同类题4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左图为模拟温室效应的小实验,两支同样的温度计静置在阳光下,10分钟后,透明玻璃瓶内温度计的读数可能是
A.25℃
B.12℃
C.10℃
D.8℃
【小题2】右图中能说明上题实验结果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3】下列地理现象和形成原因,组合正确的是:
A.夏天多云时,白天不会太热——大气的反射作用
B.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仍然明亮——大气逆辐射强
C.多云的夜晚比晴朗的夜晚温暖——大气的散射作用
D.城市上空的雾比郊区多——空气中二氧化碳较多
同类题5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并进行了下图所示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试
A.温室效应
B.地转偏向力
C.海陆热力差异
D.昼夜长短
【小题2】上述实验内容影响地理环境的实际案例是
A.喜马拉雅山的冰川
B.长江的夏汛
C.中国东部的季风
D.海南岛红树林的分布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