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下面某地等压面图,完成下列各题。
(1)A比B的气压_____(“高”或“低”),C比D的气压_____(“高”或“低”)。
(2)C比D的温度_______(“高”或“低”)。
(3)A比C的气压_______(“高”或“低”)。
(4)A,B,C,D之间的热力环流呈_______(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流动。
(5)C地的天气状况是_______。
(6)C地比D地的气温日较差_______(“大”或“小”)。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9-01-04 03:21:2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茶树具有喜温怕寒、喜湿怕涝、喜光怕晒、喜酸怕碱的典型特点,多分布于南方的低山丘陵地区。下图为我国东南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盛产优质茶叶的地点是( )
A.丙
B.乙
C.甲
D.丁
【小题2】为抵御春季低温、霜冻,当地茶农常采用的方法之一是向茶树喷水,其地理原理是( )
A.增加地面辐射
B.增加温度变化
C.增加大气逆辐射
D.增加光照
【小题3】茶王“大红袍”根植在东南丘陵武夷山峡谷中,四周山峦屏障,岩壑间幽涧流泉,云
雾弥漫。武夷山属典型的丹霞地貌,其发育过程中经历的地质作用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④③
B.④①②③
C.①③④②
D.④①③②
同类题2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
【小题1】对流层中出现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称为逆温。该地发生逆温现象的时间和高度范围为( )
A.5~8点之间,1000米以下有逆温现象,1000—2000米之间也有可能发生逆温现象
B.5~8点之间,逆温现象一定在1000米以下
C.13-24点之间,1000米以下有逆温现象
D.5-8点之外的时间段,一定没有逆温现象发生
【小题2】导致该地发生逆温现象的原因不可能是( )
A.日出前后,地表温度低
B.暖低压控制
C.冷锋控制
D.山坡上的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的较暖空气被冷空气抬挤上升
同类题3
下列地理现象,按其内在联系的正确连线是( )
A.我国西北昼夜温差大——大气的反射作用
B.霜冻多出现在早春或晚秋的晴夜——大气的散射作用
C.雨后天空格外蓝——大气的逆辐射作用
D.夏季的白天天空多云,感觉凉快——大气的反射作用
同类题4
下图中A、B、C、D四地位于同一纬度,其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A.A
B.B
C.C
D.D
同类题5
在夏季,济南园林工人一般会给新栽的大树覆盖黑色尼龙网,其目的是
A.增加大气逆辐射,提高夜间温度
B.削弱太阳辐射,减少树木水分蒸发
C.增加地面辐射,提高树木成活率
D.阻止地面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
热力环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