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齐民要术》有这样一段描述:“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然放火作煜(煜,无焰的火),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导致“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由于( )
A.暖锋过境
B.冷锋过境
C.反气旋过境
D.暖气团影响
【小题2】“天雨新晴,北风寒彻”造成“是夜必霜”,其主要原因是( )
A.雨后的夜晚气温必定很低
B.受冷气团影响,加之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
C.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减弱
D.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加强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1-08 12:03:5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古诗云“高处不胜寒”,其原因是低层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A.①辐射
B.②辐射
C.③辐射
D.⑤辐射
【小题2】我国新疆地区有“早穿皮袄午披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说法,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白天①强,夜间③强
B.白天①弱,夜间③弱
C.白天①强,夜间③弱
D.白天①弱,夜间③强
同类题2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下图分别为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移动轨迹图(左图) 和欧洲、非洲局部某时刻气压场分布(下右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上右图所示气压形势在这一季节属于常态,则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上左图a、b、c、d 四段中的哪一段,说出判断理由。
(2)比较上右图中M、N、Q三地,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图甲中b段时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角。
(3)比较N、M 两地该季节气温特点,分析主要原因。
(4)概括Q 地此时植被景观的主要特征 , 并说出原因。
同类题3
图甲为大气受热过程图,图乙为电影《云中漫步》中的一个场景:深秋的夜里,人们在葡萄园里点燃煤炉,并用扇子扇动。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甲中( )
A.②比①细是因其大气逆辐射强
B.雾霾天④将增强
C.③表示大气的反射作用
D.⑥削弱太阳辐射
【小题2】青藏高原气温较低的原因是( )
A.②较小
B.③较大
C.⑤较大
D.⑦较少
【小题3】图乙所示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①增加照明
②增加大气密度
③保温预防霜冻
④增强大气削弱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小题4】与图乙中的做法所起的作用不同的方式是( )
A.用鼓风机通风
B.覆盖秸秆
C.提前浇水
D.搭塑料棚
同类题4
冬季霜冻大多出现在晴朗的寒夜是因为:
A.大气辐射强
B.大气逆辐射弱
C.地面辐射强
D.太阳辐射弱
同类题5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A、F两地中年平均气温较高的是
地,容易看到极光现象的是
地。
(2)B处渔业资源比较丰富,原因是
。
(3)C、D两地虽所处纬度相近,但气候差异较大,主要原因是两地所受大气环流形势不同,C受
影响,而D受
和西风带交替影响。
(4)据统计资料:E地年降水量大于D地,且季节分配更均匀,主要原因是E地受
(填气压带或风带名称)影响时间更长,且全年受
(填洋流性质)影响。
(5)科学家预测:由于黄石公园内的巨大休眠火山正以惊人的速度隆起,如果火山爆发,届时地球的年平均气温将大幅下降。其预测的依据是
。
(6)图中洋流对海洋石油污染的作用有
,
。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