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中甲、乙分别是M、N两条河流上的水文站。观测发现,M、N河流的径流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防洪任务最重的月份是1月或2月
B.甲、乙两地自然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大陆沿岸有暖流经过
D.大陆沿岸终年受西风影响
【小题2】M、N河流主要补给形式及出现最大汛期的时期分别是
A.冰雪融水冬季
B.大气降水 1、2月
C.地下水春季
D.大气降水 7、8月
【小题3】据图中信息推测M河流域此时
A.处于夏季
B.盛行西南风
C.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D.盛行西北风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11-02 03:38:0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森林火灾蔓延的相关资料,其中“邻近起火点”是指位于起火点及相连方格(包括对角),且位于盛行风吹拂范围;“可能蔓延地区”是指位于 “邻近起火点”,且有易燃林木。据此推测,甲、乙、丙、丁的值依序是
A.1001
B.0ll0
C.0001
D.0l01
同类题2
下列哪个气压带控制下的天气通常是多雨的()
A.极地高气压带
B.赤道低压带
C.极地东风带
D.信风带
同类题3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箭头示意1月和7月风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 )
A.实线表示1月风向,其形成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
B.实线表示7月风向,其形成与气压带、风带移动有关
C.虚线表示1月风向,经过红海,补充大量水汽
D.虚线表示7月风向,来自内陆,携带水汽多
【小题2】造成M、N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洋流
C.海陆位置
D.大气环流
【小题3】图中渔场的形成原因是( )
A.冬季水温低,冷水鱼聚集
B.夏季盛行离岸风,海水上涌
C.寒暖流交汇,饵料丰富
D.地表径流量大,营养物质丰富
同类题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7为某区域示意图。图中平原地势低平,从北向南倾斜,形似“新月”,有 “肥沃新月”之称,是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之一,古时农业就已经很发达。甲国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沿岸,面积约18.5万平方千米,2012年人口2253万。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失业率不断攀升,国内矛盾加剧。2011年以来,该国的国内冲突已导致数万人丧生。
材料二 图8为巴格达气候资料。
(1)简述巴格达的气候特征,并分析其主要成因。
(2)分析古时该平原农业发达的自然原因。
(3)简述图中河流的主要水文特征。
(4)从交通和战略资源两方面,简要说明甲国冲突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同类题5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此时亚洲东部盛行
A.西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
【小题2】图中所示月份北半球被切断的气压带是
A.副热带高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
C.极地高气压带
D.赤道低气压带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气压带和风带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