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中甲、乙分别是M、N两条河流上的水文站。观测发现,M、N河流的径流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防洪任务最重的月份是1月或2月
B.甲、乙两地自然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大陆沿岸有暖流经过
D.大陆沿岸终年受西风影响
【小题2】M、N河流主要补给形式及出现最大汛期的时期分别是
A.冰雪融水冬季
B.大气降水 1、2月
C.地下水春季
D.大气降水 7、8月
【小题3】据图中信息推测M河流域此时
A.处于夏季
B.盛行西南风
C.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D.盛行西北风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11-02 03:38:0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示意世界某区域,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季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地吹东北风
B.A地吹东南风
C.②地炎热干燥
D.④地炎热干燥
【小题2】自然带①②③④的更替体现了( )
A.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小题3】关于B海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不断扩大
B.海底多海沟
C.不断缩小
D.边缘多岛弧
同类题2
读三圈环流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序号代表的气压带和风带正确的是()
A.①—赤道高圧帯
B.③—副热带低压带
C.②—低纬信风带
D.④—副极地低压带
【小题2】下列气候类型的成因,组合正确的是()
A.①②交替控制—热带雨林气候
B.③④交替控制—地中海式气候
C.在②的控制下—热带雨林气候
D.在③的控制下—温带海洋气候
同类题3
下图表示某日20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及16~24时北京空气质量指数变化。读图可知,该日20时
A.北京大风扬沙,空气污染加重
B.东海海域天气晴朗,风大浪高
C.低压天气系统中,P强度最强
D.Q地位于暖锋锋前,出现降水
同类题4
下图为某月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此时()
A.甲群岛受低压控制
B.乙岛屿盛行西南风
C.正值南半球的冬季
D.北极圈内有极夜现象
【小题2】图中()
A.①地与③地的自然带相同
B.②地附近海域有著名渔场
C.从②地出发向北可达④地
D.④地位于环太平洋灾害带
【小题3】图中农业
A.①地的限制因素是水源
B.②地农产品商品率较低
C.③地不断扩大耕地面积
D.④地农业生产规模较小
同类题5
2013年第30号台风“海燕”11月4日在西北太平洋生成后,以强有力态势不断发展。“海燕”一路经过3个国家,带来狂风骤雨,重创菲律宾,对我国和越南有明显风雨影响。下图为第30号台风“海燕”路径图(11月4日~11日16时)。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海燕”过境菲律宾中部前后,该地气压和风速变化为
A.气压先降后升,风速先增后减、再增又减
B.气压先升后降,风速先减后增、再减又增
C.气压先降后升,风速先减后增、再减又增
D.气压先升后降,风速先增后减、再增又减
【小题2】“海燕”在广西南宁登录前,南宁主要风向是
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气压带和风带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