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箭头示意1月和7月风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 )
A.实线表示1月风向,其形成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
B.实线表示7月风向,其形成与气压带、风带移动有关
C.虚线表示1月风向,经过红海,补充大量水汽
D.虚线表示7月风向,来自内陆,携带水汽多
【小题2】造成M、N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洋流
C.海陆位置
D.大气环流
【小题3】图中渔场的形成原因是( )
A.冬季水温低,冷水鱼聚集
B.夏季盛行离岸风,海水上涌
C.寒暖流交汇,饵料丰富
D.地表径流量大,营养物质丰富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09-06 03:05:1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图甲中的AC为赤道,AB为晨昏线的一部分,B点的地方时比A点早,此时D点的地方时为15点,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甲中画出晨昏线的另一部分,并再在图乙上画出晨昏圈及夜半球的范围。(2分)
(2)图中A、B、E三处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处,白昼最长的是_______。(2分)
(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国际标准时间是__________。(2分)
(4)如果北纬30°N纬线与昏线相交于G点,且G点所在的经线为30°E,则拉萨(30°N)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1分)
(5)该季节,珀斯正值_______________(气压带或风带)控制,巴西的热带草原进入_______季节;尼罗河进入__________(枯水或丰水)期。(3分)
同类题2
读某河流干流和流域范围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河流的甲—乙河段流域范围非常狭窄,其主要原因
A. 泥沙淤积使河床过高,支流难以汇入
B. 河流两岸被高山束缚,山高谷深
C. 上游气候寒冷干燥,支流稀少
D. 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
【小题2】下列关于图中丙地区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气温年较差小,降水量季节变化明显
B. 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东北信风带控制
C. 地势起伏大,气候垂直变化显著
D. 寒潮、台风等气象灾害频繁发生
同类题3
下图表示印度尼西亚大松巴哇火山爆发后火山灰厚度的分布,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小题2】关于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震的大小通常用烈度表示
B.一次地震只有一个烈度
C.地震的烈度与震级无关
D.同一次地震离震中越远烈度越小
【小题3】【小题4】根据火山灰厚度的分布情况,可推测火山爆发期间的盛行风是(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同类题4
下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各纬度带气流运动方向与干湿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0°~10°盛行上升气流,干燥
B.10°~20°盛行东北风,干燥
C.20°~30°盛行西南风,湿润
D.30°~40°盛行下沉气流,干燥
【小题2】当气压带、风带位于右图位置时
A.亚洲大陆内部寒冷干燥
B.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现象
C.北京正值一年中的多雨季节
D.我国东南沿海台风频发
同类题5
北京时间2 0 0 4年12月2 6日8时58分,印度尼西亚E岛西北近海(3.9°N、96°E,A字母右边的黑点位置)发生8.7级地震。震中距海岸约30千米。地震引发强大的海啸,给印度洋北岸国家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读材料和下图,回答问题:
(1)C _____ (国家),E____ 岛,D ___ 海峡,H _______ 半岛。
(2)地震发生时,当地的地方时为__ 时____ 分。
(3)C半岛的夏季风与中国东南部的夏季风在风向和成因上有何区别?
(4)J国是非洲遭受灾情最严重的国家。中国的海南岛离震中比J国近,却毫无影响,为什么?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气压带和风带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