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大气的保温效应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顺序是_____。
A. A—D—E B. A—C—D C. D—E—C D. E—D—C
(2)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会导致_____。
A. 大气吸收A辐射减少 B. 大气吸收D辐射增多
C. 地面吸收E辐射减少 D. 地面吸收C辐射增多
(3)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辐射名称:A._____D._____
A._____。
(4)大气的保温效应主要是通过_____ (字母)实现的。
(5)大气的直接热源是: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9-10-31 09:45:2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左图示意“模拟温室效应的小实验”,右图示意“太阳辐射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左图中两支同样的温度计静置在阳光下,15分钟后,透明玻璃瓶内温度计的读数与另一支相比( )
A.更小
B.更大
C.相同
D.变化不定
【小题2】右图中与温室效应模拟实验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3】下列现象与温室效应形成原理相近的是( )
A.雾霾笼罩的晨,大气削弱作用减弱
B.深秋霜冻的夜,农民常用浓烟笼罩菜地
C.同一纬度,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D.臭氧层遭受破坏,紫外线吸收减少
同类题2
下图是我国沿26°N的1月平均气温曲线图。26°N附近有我国众多大型城市分布,如福州、赣州、贵阳、昆明等。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⑤地比④地气温高的原因是
A.⑤地海拔低,气温高
B.⑤地受暖气团控制时间长
C.⑤地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晴天多
D.⑤地降水多,大气的保温效应好
【小题2】有关图中各处气温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处日较差大于③处
B.⑤处年较差小于③处
C.7月,②处等温线向北凸出
D.1月,②处等温线向北突出
同类题3
读图“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②、③各表示什么辐射:②________辐射;③_____辐射。
(2)图中④表示_______作用。
(3)冬半年的霜冻灾害多发生_______(阴天或晴朗)的夜间,这一原因与图中①、②、③中的_______(填代号)过程有关。
(4)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分析屋顶绿化对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意义。
同类题4
读下面“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回答问题。
(1)A层气温_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
(2)B层气流以____运动为主,原因是____,该层与人类关系也很密切:其一是由于____,成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其二是该层____极少,天气晴朗,大气平稳,有利于____。
(3)C层中,在____千米的高空,有若干个____层。该层大气在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作用下,处于高度____状态,故能反射____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同类题5
对流层大气增温的主要原因是
A.太阳辐射
B.地面反射
C.地面辐射
D.大气逆辐射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