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为某日大气热量收支状况和太阳高度变化图。图中数值分别表示北京时间和太阳高度,热量值从外圆到圆心由小到大。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位于
A.东北平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青藏高原
D.准噶尔盆地
【小题2】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这一天大气热量亏损时间比热量盈余时间短
B.乙时刻到甲时刻大气热量收入小于支出,气温下降
C.甲时刻大气热量收支相等,大气辐射最强
D.乙时刻大气热量收支相等,逆温层可能最厚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1-08-18 09:47:1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2018年12月5日18时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寒潮蓝色预警。专家预计,最寒冷时段出现在9日至10日。下图为“降温预报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北京的降温幅度为
℃,个人应该采取的防御措施有
、
等。
(2)寒潮来临时,以下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选择填空)
A.广州市雪花飞舞
B.呼和浩特市航班延误
C.哈尔滨市部分高速封路
D.武汉市感冒患者增多
在霜冻来临前,北方农民通过在田地间燃烧柴草、牛粪等制造大量烟雾,以此防御霜冻,称为“烟熏法”。
(3)运用大气的组成、大气受热过程等知识解释“烟熏法”防御霜冻的原理,并说出此方法带来的其它影响。
同类题2
下图为“大气保温作用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的是图中所示的( )
A.④
B.②
C.③
D.①
【小题2】图中序号含义正确的是()
A.②--大气辐射
B.①--太阳辐射
C.③--大气逆辐射
D.④--地面辐射
【小题3】近地面大气增温的主要直接热源是( )
A.①
B.②
C.④
D.③
同类题3
下图为甲、乙两地某时段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箭头反映了能量传递的方向及大小(粗细)。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①⑤两箭头传递的能量方向及大小相同,说明甲、乙两地
A.纬度相当
B.海拔相当
C.距海远近相同
D.大气透明度相近
【小题2】关于甲、乙两地热力状况的比较,正确的是
A.甲地的年太阳辐射量较小,与②大小有关
B.乙地的年平均气温较低,与⑥大小有关
C.甲地的气温日较差比乙地小,与③④有关
D.乙地的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大,与⑤有关
【小题3】青藏高原年太阳辐射总量比四川盆地多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
B.海拔高
C.白昼长
D.太阳高度角大
同类题4
小实验:(如图所示)在两只烧瓶里分别充满CO
2
和空气,塞紧带有温度计和胶头滴管的橡皮塞。再把两只烧瓶放在红外线下照射,观察温度升高的情况。结论:两瓶在相同光线照射下,装CO
2
的温度较邻瓶高,最大温差可达4 ℃。据此完成下题。
该实验反映的现象是( )
A.温室效应
B.酸雨污染
C.大气污染
D.臭氧层破坏
同类题5
对地球大气来说,受热能量的根本是太阳福射,太阳福射能被大气吸收和转化的过程十分复杂,读地面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①——以长波辐射为主
B.②——大约为①辐射量的19%
C.③——是加热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D.④——多云的夜晚辐射能力减
【小题2】人们通常称之为大气的“温室效应”(greenhouseeffect)主要是和哪个过程相关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②和④
【小题3】深秋,我国北方有寒潮活动的地区,农民常用浓烟笼罩大白菜地,可以防止大面积冻害,其主要原因是
A.增强①辐射
B.增强②辐射
C.增强③辐射
D.增强④辐射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