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大气的“温室效应”是指
A.大气吸收了太阳辐射,保存在大气中,使大气温度增高
B.大气毫无阻挡地使太阳辐射至地面,使地面温度增高
C.平流层中的臭氧,强烈地吸收紫外线
D.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几乎吸收了全部的地面辐射,使热量散失很少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11-06 11:00:3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在冬季威力保温,菜农一般在傍晚往大棚内洒水,其原理是( )
A.增强地面辐射
B.增强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
C.增强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
D.增强地面保温
同类题2
下图为某地区四条经线的年降水分布曲线,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1】若该地只有一座山脉存在,则该山脉的走向最可能是
A.东西走向
B.西南—东北走向
C.南北走向
D.西北—东南走向
【小题2】符合该地区河流整体水文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含沙量大
B.结冰期长
C.流量小
D.流速慢
同类题3
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古诗云“高处不胜寒”,其原因是低层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A.①辐射
B.②辐射
C.③辐射
D.⑤辐射
【小题2】我国新疆地区有“早穿皮袄午披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说法,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白天①强,夜间③强
B.白天①弱,夜间③弱
C.白天①强,夜间③弱
D.白天①弱,夜间③强
同类题4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海水淡化”的模拟实验,将海水倒入透明玻璃水箱,在太阳照射下,透明玻璃水箱内温度会升高,从而获取淡水。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实验过程中,透明玻璃水箱内温度升高,是因为该装置
A.增强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B.阻挡了水箱内外的热量交换
C.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
D.减弱了大气逆辐射
【小题2】该实验获取淡水过程中,未体现出的水循环环节是
①蒸发
②径流
③降水
④水汽输送
A.①
B.②
C.③
D.④
同类题5
为进一步有效治理全球变暖,科学家将于2018年在美国发射一颗高空热气球,向大气平流层中喷射雾状的金刚石粉、氧化铝、方解石等物质,这些物质能冷却地球的同时修复臭氧层。读图,完成第下面小题。
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 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小题1】平流层是指左图中的( )
A.a
B.b
C.c
D.d
【小题2】“这些物质能冷却地球”主要是增大了右图中的( )
A.e
B.f
C.g
D.h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