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示意某年4月18日08时至19日14时徐州市城区、郊区地面气温及城市热岛强度逐时变化。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期间,徐州市
A.白天城市热岛效应强于夜间
B.夜间城市热岛效应强于白天
C.白天向夜间过渡,城市热岛强度减弱
D.夜间向白天过渡,城市热岛强度加强
【小题2】导致徐州城区19日上午比18日上午气温偏高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
A.昼夜长短
B.正午太阳高度
C.天气状况
D.人工取暖释放的废热差异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11-13 11:45:1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我国年寒潮路径及等次数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区域寒潮次数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A.从西北向东南递减
B.从西北向东南增加
C.从西向东递减
D.从西向东增加
【小题2】寒潮来临时,我国北方农民常用熏烟办法防寒,保护农作物,原因是( )
A.烟雾可以阻止寒潮前进
B.熏烟能加热大气层,使大气升温
C.烟雾能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
D.烟雾能反射地面辐射
同类题2
2013年12月伊始,我国中东部地区迎来了大范围雾霾天气,江苏、上海等地更是遭遇重度霾,空气质量较差,能见度偏低。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雾霾天气发生时,白天会导致 ( )
A.①增强
B.②增强
C.③减弱
D.④增强
【小题3】2015年8月,南京郊区农民给蔬菜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其目的是 ( )
A.削弱④,提高夜间的温度
B.阻止②,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C.增强③,提高农作物存活率
D.削弱①,减少作物水分蒸腾
同类题3
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三题。
【小题1】图中序号含义正确的是( )
A.①太阳辐射
B.②大气辐射
C.③大气逆辐射
D.④地面辐射
【小题2】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3】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可以使( )
A.①减弱
B.②增强
C.③减弱
D.④减弱
同类题4
读气温垂直变化图,分析下列问题:(9分)
(1)A层叫
▲
层,因为
▲
是该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所以气温随高度
增加而
▲
,
▲
运动显著。
(2)B层叫
▲
层,因为该层大气靠臭氧吸收大量的
▲
而增温。该层最适
宜我们从事
▲
等活动。
(3)A、B、C三层中,
▲
层天气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4)电离层位于
▲
层
同类题5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这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顺序是( )
A.①—②—③
B.①—④—②
C.②—③—④
D.③—②—④
【小题2】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会导致( )
A.大气吸收①辐射减少
B.大气吸收②辐射增多
C.地面吸收③辐射减少
D.地面吸收④辐射增多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
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的成因、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