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地理
题干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字母表示的区域名称:A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C__________ D___________
(2)在A、B、C、D区域中:(填写字母)耕地主要分布在______ 和 ______ 地区;牧区主要分布在______ 和 ______ 地区。
(3)A地区与 B 地区的分界线是______和_______一线.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解答题 更新时间:2015-05-04 07:15:2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江苏省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单位:mm)分布图”,完成各题.
【小题1】下列有关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位于中温带,乙地位于暖温带
B.甲、乙两地的河流冬季都有结冰期
C.甲地的年平均降水量为800mm以上,乙地的年平均降水量为1000mm以下
D.甲地处于半湿润地区,乙地处于湿润地区
【小题2】对徐州地区自然地理特征的正确叙述是()
A.年均降水量大于800mm,属于湿润地区
B.1月均温高于0℃,属于暖温带
C.天然植被以森林草原为主
D.河流有结冰期,并且每年冬季都封冻
【小题3】苏北灌溉总渠是淮河下游的入海通道之一,可作为江苏境内南、北方的大致分界线,该渠道南北两侧江苏境内的地理特征的差异有()
A.北侧1月均温在0℃以上,南侧在0℃以下
B.北侧农作物的熟制为一年一熟,南侧为一年二熟到三熟
C.北侧的天然植被以草原为主,南侧以森林为主
D.北侧的气候类型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南侧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同类题2
读“我国的四大区域图”,完成小题
【小题1】下列语句中,属于②区域的是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C.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D.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小题2】俗语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下列说法与①区域相符的是
A.民居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B.多水田,以种植水稻、油菜为主
C.水运仍然是人们常用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
D.农业以旱作为主,多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
【小题3】“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里的“淮”是指
A.界线一
B.界线二
C.界线三
D.不确定
【小题4】③区域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是
A.距海较远
B.温度较高
C.纬度较高
D.海拔较高
【小题5】图中③④区域的分界线是
A.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B.秦岭—淮河
C.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D.天山—阴山
【小题6】造成“世界屋脊”和“鱼米之乡”农业生产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纬度位置
B.地形地势
C.风俗习惯
D.地理位置
同类题3
如图为“中国地理分区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贝贝旅行回来说:“我去了一个雪山连绵,牦牛成群的地方,还看到了长江、黄河源头的标志.”根据贝贝的描述,请问她去的是图中哪个区域?()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丙区域自然环境突出的特征是()
A.湿热
B.干旱
C.髙寒
D.酷寒
【小题3】关于乙区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乙地区河流很少
B.乙地区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C.乙地区以陆路运输为主
D.乙地区内部自然景观差异不大
同类题4
读“中国地理分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将图中大写英文字母代表的地理区域名称填在下列空格内:
A
地区 B_____________地区,C_________地区,D_____________地区。
(2)图中A和B地区划分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 D和B地区划分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
(3)A、B两地区的地理分界线(图中虚线)是_______岭―________河一线。B区主要种植________(粮食作物);A区是我国
(粮食作物)的主要产区。
同类题5
读“中国地理分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⑴将图中大写英文字母代表的地理区域名称填在下列空格内:
A、
地区 B、北方地区
C、青藏地区 D、
地区。
⑵将图中数码代表的河流名称填在下列空格内:
②
,
。
⑶图中C地区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D地区农业类型是
。B平原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⑷A、B两地区的地理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图中虚线),你知道这一界线的南北两侧有哪些明显的地理差异吗?思考后填写下表:
提示:比较地形、气候、河流、植被、农业生产、传统交通工具、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任写出两方面,其中气候必写)
项目
秦岭――淮河以北(B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A地区)
地形不同
以平原为主
以低山、丘陵为主
气候
相关知识点
中国地理
中国的地理差异
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