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近水而作,生态先行
我国西北地区人们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下图为西北地区示意图。依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找出两项能够反映西北地区干旱的地理信息。
(2)图中甲、乙两地是西北地区荒漠中的“米粮川”,据图分别说出甲、乙两地主要的灌溉水源。
(3)丙盆地盛产优质的长绒棉,该地区棉田的分布特点是______(双项选择)。
A.面积较小,零散分布B.沿山施、河流分布
C.集中分布在盆地内部D.大面积连片分布

每年9至10月,新疆棉花成熟时期,铁路部门会开通采棉专列,方便来自河南、四川等人口大省的采棉大军前往新疆采收棉花。

(4)“采棉大军进疆”的现象反映出影响该地区棉花生产的主要问题是______,除了这种方式外,该地区还可以采取______等措施解决上述问题。
塔里木河流域是胡杨林的天堂,两岸分布的天然胡杨林,构成一道长达数百公里的天然林带。
(5)20世纪50年代以来,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该流域大片胡杨林死亡。在下面框图内横线上填上适当词语反映胡杨林的减少过程。

胡杨耐早、抗风沙,能够拔盐改土。经过十八年的综合治理,塔里木河流城胡杨林恢复生机。生活在该流域的居民感受最深:沙化面积减小了,干涸的海子有水了,空气的湿度增加了,起沙、浮尘减少了,植物物种由17种增加至46种,野兔、狐狸等野生动物也越来越多。

(6)说出胡杨林的恢复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至少答出2点)
示例:干涸的海子有水了:涵养水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解答题 更新时间:2019-06-19 12:57:4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