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对海洋气流的影响,不仅造成山坡两侧的天气差异,而且对山坡两侧的气候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我国某海滨城市一所学校的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实地考察了学校附近的一座山地。研究小组从M地出发,如图甲。在考察过程中,起初空气潮湿,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8℃。达到某一高度后,空气逐渐干爽,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5℃。翻过山顶往山下走,每下降100米气温升高1℃。气温与所能容纳水汽的关系如图乙。

(1)运用所学原理,分析为什么越往高处走,气温越低。
(2)在爬山过程中,在什么高度附近气温的垂直递减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并描述此高度附近的天气状况。(提示:空气最大容纳的水汽含量与气温有关。当水汽含量大于等于空气最大可能容纳的水汽含量时,会产生水汽凝结现象。)
(3)计算同一海拔高度A、B两地的气温。
(4)描述在考察过程中,山坡两侧天气的明显差异。
(5)山地阻挡了海洋气流的深入,山地常成为气候类型的分界线。试各举中国和世界的一个例子加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