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中国梦的精神支柱和灵魂。
材料一 近代国学大师徐复观先生曾言:“人性论是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原理、动力通过历史文化以了解中华民族之所以为中华民族,这是一个起点,也是一个终点。”民族精神其实质是人的精神,就是对人性的培育发展。人既是培育民族精神的起点,也是培育民族精神的终点。从孔子的“性相近,习相远”到董仲舒的“天人合一”,从人性后天是否可变、可教到人性对人行为的影响,人性论作为一种思想理论,影响着一个民族基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摘编自《人性论——中国古代培育民族精神的原理和基点》

材料二 维新思想家梁启超提出了新民、改造国民精神的两大途径:“一曰淬厉其所本有而新之:二曰采补其所本无而新之。”……从近代之初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和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到甲午战争后维新派的“救亡图存”和革命派的“振兴中华”,再到抗日烽火中“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的悲壮吼声,爱国主义精神一脉相承。

——摘编自《略论近代中华民族精神》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体系是如何以人性论为中心构建民族精神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民族精神的新内涵,并分析该内涵出现的原因。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9-05-17 10:45:5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