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中国近代,有人认为,《尚书》中的“民为邦本”具有现代“民约”思想的精髓,将墨子的“兼爱”与西方的“博爱”划等号,甚至表示黄宗羲的学说思想与卢氏(指卢梭)相同。
中国
西方
《孟子·尽心章句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
马基雅维利《君主论》:“如果人民心怀不满,君主是永远得不到安全的……拥有堡垒不如不受人民的憎恨来得更安全。”
贾谊《新书·大政》:“民者,万事之本。”
洛克《政府论》:“(统治者)如果他的命令和行动不以保护他的人民的财产而以满足自己的野心和任何其他不正当的欲望为目的,那就是暴政。”
朱熹《四书集注》:“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非一人之私有故也……天下之务,莫不大于恤民。”
卢梭《民约论》:“行政权力的受任者绝不是人民的主人,而只是人民的官吏,只要人民愿意就可以撤换他们。”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臣》:“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人也。”
康德《道德的形而上学基础》:“要这样行动,无论是对你自己或对别人,在任何情况下把人当作目的,决不只是当作工具。”
 
解读材料,结合中外相关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论述题 更新时间:2019-01-29 08:39:2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