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表4 古代中国蒙学教材(部分)
书名
年代
作者
概况
《急就篇》
汉代
史游
七言句构成的押韵著作,书中罗列了对平民日常生活有用的各种资讯,也含有对社会生活有用的地理、行政及法律知识。
《千字文》
南朝
周兴嗣
全篇皆以四言句构成且押韵。与《急就篇》相比,书中道德教诲比较多,但并未出现孔子或佛陀的名字等。
《百家姓》
北宋
不详
全篇共收录438个姓氏,以四字为一句,采用平仄原则写成。该书枯燥乏味,但满足了后唐社会新世族出现的实际需求。
《小学》
南宋
朱熹
著作充斥着“嘉言”、“慎行”、“敬身”等词汇,也引述了许多古代的典籍和家训。该书的要旨,就是把人格成长置放于人的社群环境当中。
《三字经》
南宋
王应麟
全篇以三言句写成,且句句成韵。全书从教育的重要性开始,接下来则教导日常生活知识,如季节、动植物的名称、人际关系的规范等,也简述了中国历史。
 
——据李弘祺《学以为己:传统中国的教育》等编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蒙学教材的特点。
材料二  1897年,南洋公学的《蒙学课本》因模仿外国课本体裁,成为中国人自编教科书之始。伴随着1902至1904年“壬寅—癸卯学制”的颁布,商务印书馆编撰的“最新教科书”陆续出版发行。该教科书系列分册、分级编写,覆盖修身、学经、文字、算术、历史、地理、格致、体操等科目,成为中国第一套现代意义教科书。1912年初,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下令禁用清学部颁行的教科书。在此背景下,中华书局出版了“中华教科书”,开启了新政治、新教育体制下的教科书变革大幕;商务印书馆也出版了全新文化标准的“共和国教科书”和中学理科教科书“民国新教科书”,等等。至20年代初,商务和中华两家出版社又出版了应用国语、国音和新式标点符号的“新法教科书”和“新教育教科书”。
——摘编自石鸥、吴小鸥《简明中国教科书史》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古代蒙学教材相比,中国现代教科书发生的变化,并简析其意义。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9-02-26 10:49:0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