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
材料二:“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人之所能不可兼备,弃其所短,取其所长。”——唐太宗
材料三:18世纪以前,欧美各国文职官员的选用,或实行个人赡徇制,或实行政党分配制。这些文官任用方式不可避免地导致任用私人,带来结构性的贪污腐败,使各种无能之辈充斥于政府之中.在西方社会倡导“自由、平等、博爱”的启蒙时期,科举制体现出的“机会均等”原则曾使许多人大为惊叹.到19世纪四五十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完成,处于上升发展阶段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官员选用方面也日益要求向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摘自刘海峰《科举制对西方考试制度影响新探》
材料四:1905年全国工矿企业已达400家左右,铁路、轮船等新式交通事业也逐渐兴办,这些无疑需要大量科学技术人才来操作和管理。同时,新式学堂的急剧增加需要众多的具有新知识的教师;清末新政中增设的许多政府机构如外交部、商部、学部……等,也都需要懂得相关专业的干员。显然,科举制无法培养、选拔这类新式人才——徐辉《废除科举制与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
(1)依据材料一,指出西汉选拔人才的制度,它比西周选官制度有哪些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