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由张百熙、张之洞等拟定的《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该学制涵盖了各级各类学校法规,共计22个。章程明确规定,学堂教育从蒙养院开始,相继分为初等小学堂、高等小学堂、中学堂、高等学堂、大学堂、通儒院(类似于现在的研究生教育)。1905年清政府谕令设立学部,序列礼部之前,作为管理全国教育的最高行政机构。之后又建立了地方教育行政机构。在课程设置上,以中学课程设置为例,癸卯学制规定,中学课程有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外国语、历史、地理、算学、博物、图画、体操、理化、法制理财共12门课。

——摘编自戴根平《清末新政与中国教育制度近代化》

材料二  1872年,日本创立近代教育制度的《学制》颁布,它模仿法国的教育制度,是日本教育西洋化的第一步,但却以失败告终。1886年初,《学校令》颁布,它建立起了一个以小学为基础的完整的教育系统,直系是高等小学,到寻常中学,再到高等中学,最后到帝国大学;旁系则是高等小学到寻常师范学校,再进入高等师范学校。为了把军国主义思想渗透到学生的意识里,1890年,天皇颁布了《教育敕语》,提出日本“国体之精华”乃忠孝二字,教育以培养忠臣孝子为出发点。《教育敕语》被视作国家的“第二宪法”而倍受重视,它具有了超越其他敕令或法令的地位,在教育问题上既具有最高权威性,又具有不可修改性。

——据马鸿、曹凤娇《从西洋化到日本化:日本教育近代化的探索》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中、日两国近代教育改革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2)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中、日两国近代教育改革各自的历史影响。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9-07-02 09:16:5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