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工业革命所引起的人口迁移,在初期主要是吸引周边的农业人口以就业方式流向城市——农业人口的城市化和城镇的形成和扩大;随着交通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工业化对农业劳动力的吸引最终形成了“网点结构”的全国范围内的“散点式”吸纳。“西进运动”是随着美国东西的公路、水路和铁路的相继建成,带来美国人口大批量的西进,并以西部丰富的资源为基础,迅速在主要交通要道附近出现了工业基地和城市,在吸纳大批农业人口就业的同时,迅速改变了西部的人口结构和单一农业结构,形成了工业、农业和其他产业的层次性发展。南方黑人奴隶制的废除,引起了黑人劳动力在以南方和西部为主的全国范
围内的流动,全面支援了人口稀少的美国工业化的普及和发展,并最终使美国形成了以周边沿海与交通枢纽的城镇人口聚居和内陆平原的农业人口分布的合理人口布局。1864年,农业劳动力占58.9%,1900年,农业劳动力仅占35.9%。
——摘编自张莉、田雨《美国农业人口的非农化转移对我国的启示》
材料二

资料:根据1987年、1990年1%人口抽样调查和1990年、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计算。
——摘编自王桂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迁移发展的几个特征》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美国的三次人口大迁移的类型,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次人口大迁移对美国的主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82—2000年中国省际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势并分析其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