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为清廷打工的美国外交官
1867年11月,美国首任驻华公使蒲安臣将卸任,正在因为形势要求中国必须对外驻派使节,但又受制于“礼”而两难的清政府灵机一动,决定委派蒲安臣作为中国政府办理中外交涉事务大臣率使团出访。
使团出发前,清政府给出训令,要求“如有欲照泰西礼优待者,贵大臣不能固却”,但必须“向各国预为言明,此系泰西之礼,与中国体制不同,因中国无论何时,国体总不应改,不必援照办理,不得不预为声明”。中国使团不必见外国元首,“或偶尔相遇,彼此概免行礼”。蒲安臣在出使期间设计了中国有史以来第一面国旗——黄龙旗飘扬在欧美各国。在华盛顿,蒲安臣并未遵从总理衙门的训令,而以握手、鞠躬的西方礼仪谒见美国总统(访问其他国家递交国书时,也是援以西方礼节)。……蒲安臣代表中国与美国签订了中美《天津条约续增条约》八条,史称《蒲安臣条约》。款项大致概括为:一、保持中国的完整;二、中国控制自己的内地贸易;三、在美国各商埠派驻中国领事;四、相互不得进行宗教迫害;五、鼓励中国苦力向美国移植,但禁止包揽移民;六、相互居住和旅行的权利;七、两国相互准许入学;八、不干预中国的内部发展。
出使期间,中国使臣志刚在法国看到铁路、火车,盛赞“公私皆便,而利益无穷”,在参观美国国会后认为议会制度可使“民情达而公道存”。蒲安臣病故后,使团由志刚主持,继续访问了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志刚认为:“礼从宜,使同俗,亦礼也。”所以,在觐见外国国君时,他也亲递国书,采纳国际通行的鞠躬、握手外交礼节。最后,使团在志刚率领下,于1870年10月回到北京。

问题:
(1)美国派驻公使的依据及其交涉的中国政府机构分别是什么?
(2)概述“中国使臣志刚”的见闻及其认识。
(3)你如何看待“为清廷打工的美国外交官”这一历史现象?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9-11-19 12:48:2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