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孔子民族思想强调以华夏为主体,其他民族为补充的民族关系认知体系,体现了大一统思想和现实中谋求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一致的。
在孔子看来,华夏与夷狄文明发展程度是不相同的,华夏文化先进,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相对于华夏文化而言落后,但是孔子持一种平等的态度对待少数民族,提倡“四海之内皆兄弟”,各民族之间要进行文化交流、和睦相处,达到“和合”的目的。
孔子认为对夷狄也要有仁爱之心,主张不分贵贱、地域、国别,更是不分族类地进行博爱,施仁爱之心,感召和教化四方夷狄之人,实现各民族的和平共处。
孔子还认为:行周礼者为华夏,拒周礼者为夷狄。只要对“四夷”,实施“忠”、“信”,就可以感化落后民族,接受周礼,变为华夏。
孔子的民族观是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之一,它对凝聚民族精神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孔子的民族观有着民族平等思想的因素,看重民族意识和强调民族大义,而这些对后世的影响也尤为深远。
——摘编董强《孔子民族观与构建和谐民族关系》
(1)根据材料一概况孔子关于民族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孔子民族观所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 近代以来西方民族国家合理性论证的范式流变,是一个西方政治社会生活主题的变迁所决定的过程。
资产阶级民族国家从封建君主专制国家中苦苦挣扎而脱胎出来的时期,政治生活的主题是革命。这一脱胎的过程,在近两个世纪的时日里,伴随着一幕幕由刀剑、枪炮、绞架、断头台组成的革命场面。这场革命的根本含义,是要最终解决国家的最高政治权力从封建君主手中向资产阶级贵族手中转移,因而这是一场向资产阶级民族国家签发历史出生证的革命。这一场革命的旗帜上写的是“自由”、“平等”、“独立”、“人权”等等理性原则。
历史学家们发现了法国大革命的秘密之一,就是要解决当时在英国已基本解决的地产私有制问题。近代民族国家乃是君主制国家的直接对立物,它以工商业发展和流动的资产为基础,和市民社会实行着分离,因而是在社会意义上具有形式的普遍性的国家,是形式上获得独立化的人的国家。
——摘编周毅之《近代以来西方民族国家合理性论证的范式流变》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形成的原因。
材料三 一部美国史,就是一部移民的历史。移民主动地、愿意而且必须适应这个社会的政体、语言、文化、风俗,并接受其核心价值理念。所以,加入美国国籍、成为美国公民是黑人争取人权、后续移民做“美国梦”的最大目标。没有民族建构历史基础的美囯,通过“美囯信念”的核心价值将一代又一代的移民同化其中,在认同主流文化的基础上保持了多元性,形成了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并造就了现在囯家的繁荣。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国各民族孕育、发展、交融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从自在走向自觉、自强、自新,铸就了多元体、共生互补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在这里,“中华”是超越了具体族群的政治共同体概念,正是基于这样的历史传统,中囯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把解决民族问题同解决社会总问题相结合,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力并造就了现在囯家的繁荣。
——摘编《如何看待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关系》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和美国在民族方面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