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编自陈国柱《宋代乡村社会救助的新特征》
材料二 1920年代末1930年代初,人们开始感觉到农村问题的严重性,当时“救济乡村”“复兴乡村”的呼声特别高涨。一些在农村已设立试验区、从事乡村教育的教育机构、团体开始逐渐将工作重心从乡村教育转移到乡村建设上来,先后设立各种试验区1000多处,乡村建设运动逐渐兴起。——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
材料三 在改革开放后的20多年里,经过经济体制改革减贫政策阶段、大规模开发式扶贫政策阶段、扶贫攻坚政策阶段的努力,中国农村反贫困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村的绝对贫困状况得到了很大缓解。——摘编自吕书奇《中国农村扶贫政策及成效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乡村社会救助发展的表现及原因。